信托業上市潮難現
除了在港股上市的山東信托,目前A股僅陜國投、安信信托兩家上市公司,時間均為1994年。2008年,銀監會批復同意中海信托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進行增資擴股,2012年2月該公司首次出現在IPO待審企業名單中。這曾一度被視為是間隔18年后信托IPO的“破冰”之舉,不過此后悄然暫停。
2006年,安信信托開始籌劃與中信信托的重組案,并于2008年獲得重組委有條件通過,但此后一直未能獲得證監會的核準文件。直至2012年1月,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否決了經調整后的重組方案,讓中信信托的借殼上市回到原點。此后多家信托公司欲求借殼上市,均無果。
2016年,多家上市公司發布重組方案注入金融股權,這被業界視為“曲線上市”。江蘇信托、昆侖信托、五礦信托、浙金信托、湖南信托等5家信托公司以此方法“闖關”成功,得以進入資本市場。
上述信托業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相比于其他金融機構,信托公司因其私募性質,核心業務模式不明確,這就對持續的盈利能力存疑”。
自2007年信托業重新登記整頓以來,10年來信托業發生了巨大變化。2007年全國54家信托公司管理資產規模不到萬億元,而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受托資產達到23.14萬億元,實現經營收入281.02億元。
盡管如此,殷醒民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信托公司的“上市潮”為時尚早。他說:“證監會不放開,‘上市潮’就不會到,山東信托只是個案。”
“信托公司應當根據經營環境的多重變動所帶來的市場機遇,擺脫狹窄的通道業務路徑依賴,加大對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找準定位,向專業化進行聚焦,回歸到信托本源業務上來提升經營業績。”在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2季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中,殷醒民如此建議。
以上就是關于山東信托踩雷過后借道港股上市 信托業IPO隔23年破冰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信托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信托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