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金控公告顯示,由于渤海信托資產規模較大,涉及的相關盡職調查、審計和評估工作量也較大,公司聘請的獨立財務顧問廣發證券、法律顧問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審計機構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等相關中介機構正在積極開展相關盡職調查、審計和評估工作。同時,本次重組可能涉及配套募集資金,涉及到尋找意向投資人等相關工作。
謀求曲線上市?
時隔一年,渤海信托或再次啟動增資事項。在2017年2月,渤海信托注冊資本金曾由20億元增至36億元。
渤海信托或將借此增資機遇,在信托業務創新方面展開一系列動作。據渤海信托內部人士透露,在增資資金的使用上,主要包括三個方向:一是支持信托業務開展,以擴大管理資產規模;二是進行PE(私募股權投資)及金融機構股權投資,以實現協同目標;三是進行金融產品投資,以保證自有資金收益及流動性。
在銀行間市場披露的62家信托公司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渤海信托凈利潤同比增長88.58%,信托收入同比增長63.18%,增速躋身行業前列。
記者注意到,自2016年以來,江蘇信托、昆侖信托、五礦信托、浙金信托等接二連三實現曲線上市,不少信托公司也有類似舉動。2018年一開年,市場便傳出中糧資本的大動作,旗下信托公司——中糧信托也有望借此完成上市。
目前,多家謀求曲線上市的信托公司正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中投證券分析師張鐳分析指出,此前監管層由于對信托公司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和風險控制的疑慮,對信托公司上市審核較嚴格,如果信托公司曲線上市得以過會,或許能表明監管層的態度,即并非對信托公司模式本身的否定,在風險控制得當的情況下,信托上市仍然是可行的。
“渤海信托注入上市公司,重點不在于曲線上市。”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渤海信托注入渤海金控,不過是將渤海信托從海航資本的直接持有變為中間加了一個自己控股的上市公司,“左手倒右手”的舉措,并沒有改變其“海航系”的身份,但對于近期背負很大債務和現金流壓力的海航集團來說,相當于將這塊資產證券化了,未來可以據此進行更多的資本運作,緩解“缺錢”窘境。
沈萌指出,對于信托公司上市,因為信托業務龐雜,且容易存在不確定性的訴訟“地雷”,所以為了保護投資者權益,監管層對于信托公司上市一直采取比較嚴格的態度。
不過,失敗的案例也有。此前,華寶信托、湖南信托都與鋼鐵企業進行資產重組,上市并未成功。
沈萌認為,一般來說,注入資產復雜和交易成本高,是造成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最終難產的主要因素。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信托公司若想成功上市,基本標準是需要有自身的主營業務,持續穩定的收入能力,完善的信息披露機制及風險把控能力。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