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為您帶來最新的金融資訊。
M1與M2增速同期下降,穩健主調不變
11月末M2余額153.04萬億元,同比增加11.4%,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M1余額47.54萬億元,同比增加22.7%,增速比上月末低1.2個百分點。M1-M2增速剪刀差環比收窄1個百分點。這是自從今年2月末以來M1和M2同比增加初次同期下降,剪刀差則是持續第4個月保持收縮態度,折射出央行保持穩健貨幣政策的決心。最近資金利率全面上行,印證了我們前期對流動性的判斷。隨著監管層加大對互聯網金融和表外業務的規范力度,整體流動性在中期內仍將維持穩健的主基調。再次推薦我們近期更新的經典報告《M1再定買賣,穩健當選金融藍籌》。
季節效應推動貸款增長,企業貸款呈現“脫虛入實”
11月人民幣貸款新增7946億元,同比多增857億元,高于市場預期。從歷史看,11月新增貸款存在季節效應,為第四季度銀行的主要放款時間段。當月貸款增量與過去兩年同期相近。其中非金融企業貸款新增1656億元,與上月接近持平。具體結構呈現“脫虛入實”,中長期貸款新增2018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009億元。二三季度PPP項目加快入庫,預計未來投資的持續拉動將形成企業貸款的長期增長動力。
多因素導致住房新增貸款回升,預計未來增量回落
11月貸款增量仍集中在居民貸款,新增6796億元。國慶期間房地產限購政策推出,10、11月房貸政策趨緊,商品房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都顯著下滑。不過房貸存在1個月左右的滯后效應,而且部分銀行趕在房貸收緊政策落地前集中授信,導致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額回升到5692億元,仍較10月份增長801億元。11月30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交易套數和交易面積均已經環比減少近20%,監管層也在通過窗口指導及政策引導控制房貸增速,后續房地產交易萎縮的情況將傳導到居民貸款的投放上。預計未來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量將有所回落。
社融存量增速重回13%,貸款和表外融資增長較快
11月末社融存量154.36萬億元,同比增長13.3%,較上月增加0.6個百分點,超過全年13%的增速目標。受季節因素、貸款和表外融資影響,當月社融新增1.74萬億元,同比多增7111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即不包含金融企業貸款)8463億元,增長受居民按揭貸款驅動。表外融資(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當月新增4792億元。從11月到次年1月通常是貸款和表外融資的季節性高點。11月份經濟數據走高,帶動表外融資較早提升。但仍需注意當前經濟增長壓力。
銀行股投資價值彰顯,關注改革轉型真成長真價值銀行股
近期市場震蕩,銀行股走勢堅挺,因為在流動性收緊、市場風險增大的情況下,金融股投資價值顯現。M1和M2增速已經下行,影子銀行資金鏈緊張,都在驅使資金回流到正規金融體系。銀行股IPO、民營銀行“成立潮”及多樣化不良貸款處置催化板塊行情。產業資本和大資金對高股息銀行股的偏好不減。此時更應該抓住機會布局真成長真價值銀行股。重點關注:
南京銀行(601009)(債券先鋒,零售轉型)、華夏銀行(600015)(混改標桿、事業部改革)、寧波銀行(002142)(大零售,大投行)、北京銀行(601169)(城商行龍頭,區位優勢強)、招商銀行(600036)(一體兩翼、輕型銀行)
風險提示:行業業績增速低于預期,不良風險顯露超預期。
更多資訊詳見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