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專欄 課堂 / 熱點 / 視頻 / 戰略 > 李志林:如何才能扭轉A股現狀?

李志林:如何才能扭轉A股現狀?

2017-06-03 13:06? 來源:金.融.投.資.報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金.融.投.資.報

限制大小非的新政出臺后,周四在上證50再創新高的情況下,108只股跌停,800只股跌幅超5%,2600只股下跌;周五創業板更是創出了1711點新低。市場悲觀絕望情緒到了極點。

  是什么原因導致股市跌跌不休、市場信心全無呢?我認為,監管部門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指導思想,治市方針和理念以及監管方法上,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導致了除上證50指數以外的股災4.0版的發生。

  1、股市的功能是否只有融資?

  根據金融常識,股市具有四大功能:融資功能、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投資功能(價值再發現功能)、經濟晴雨表功能。但是,現在股市卻變成了只有一大功能——融資功能。

  去年發了242只新股,今年前5個月又發了220只新股。據交易所稱,2017年將發行500只新股。據劉士余主席稱,用2、3年時間解決IPO堰塞湖問題。

  劉主席為何不想一想,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歐債危機發源地的歐洲各國,甚至破產的希臘、冰島,為何沒有通過大量發新股來拯救危機,哪怕美股在21000點高位都很少發新股,而是讓股市大漲幾倍、屢創新高,千方百計地維護牛市延續,來化解危機帶動經濟復蘇?中國為什么只知道通過加快新股抽血來支持實體經濟,而不顧、不惜股市一跌再跌,結果則是實體經濟也沒有帶動起來,股災卻不斷發生?

  2、加快發新股真的是為實體經濟服務嗎?

  今年以來,每周發行10只新股雷打不動。對此,市場驚呼:這種擴容速度“全世界從來沒有”。

  美其名曰“這是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但實際情況又如何呢?今年前5月,大小非減持751億,103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清倉式減持,大批董監高為了減持而辭職。一大批大小非上市才不久就紛紛卷走巨資,離開了實體經濟。

  新股以23市盈率發行,1元成本的原始股就獲取了20多倍的利潤。加上上市后的10來個漲停,以及10送20,甚至10送30后再經爆炒,便使大小股東們的身價暴漲。如果一年發500只新股,等于是造就了幾百個10億以上的富翁和幾千個億萬富翁。

  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在大小股東的構成中很多都是家族成員,一旦到了解禁期,他們就堅決減持兌現,把股市當成了提款機和快速致富的場所。

  加快發新股的背后是巨量的大小非減持,一至三年便暴富,從而加劇了社會的分配不公和兩級分化。

  更為惡劣的是,大量民營上市公司爭相上市,僅1—3年,巨量大小非不計成本的拋售,一茬又一茬地割中小投資者的“韭菜”,導致了整個市場價值中樞崩潰。沒有減持的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國有股,今年股價普遍被腰斬,國有資產大幅貶值。

  3、新股加速發行果真與股市下跌無關嗎?

  在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最本質的關系是供求關系。

  當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當供大于求時,價格就會下跌。

  以快速發新股為例,每周10家,每月40家,一年就是500家,占到了股市總量的六分之一,這顯然是超過了正常擴容速度的大躍進做法,與唯GDP速度論毫無二致。

  僅27年歷史的中國股市,股票數量達到了3300多家,而具有200年歷史的美國股市,至今只有3600家。這種擴容過速,顯然超越了中國現階段的客觀條件,違背了經濟金融規律。

  再說發行新股的結構。首發時,中小盤股的流通股與總股本是25%∶75%,大盤股是10%∶90%,看起來,每周、每月新股的融資額并不大,但是一上市,因盤子小就遭到了市場的爆炒,連續10個漲停板以上。1—3年后,另75%—90%的大小非股份便以首發10倍以上的價格拋向市場,股市怎么能不跌?新股加速擴容,是股市下跌的直接導因。

  但是,對新股發行過快,擴容大躍進超越了市場承受力,超越了市場存量資金的承受度,從而導致股市下跌這么一個淺顯的道理,從劉主席到權威媒體,竟然予以否認,一再宣稱新股發行加速與股市下跌無關,讓人啼笑皆非!

  4、資本市場發展的重點是什么?

  歷屆證監會主席都把資本市場發展的重點放在IPO上,而閉口不談當年指數跌多少、市值縮水了多少。

  其實,資本市場發展的重點,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不是IPO而是購并重組。

  中國要建立現代金融,離不開資本市場的發展。資本市場要發展,就離不開購并重組。一旦購并重組被遏制,現代金融最重要的功能——優化資源配置、風險配置、價值再發現、財富管理、資產證券化、民間資本的流動等就無法進行。

  劉主席的失誤在于:一門心思地加快IPO,不遺余力地遏制購并重組,去年還頒布了新的《重大資產重組的規定》,諸如購買資產不能超過原凈資產的100%,嚴禁跨界購并等,這等于反對企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

  全世界股市最有活力、對投資者最有吸引力、對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最有推動力的購并重組,在中國股市銷聲匿跡了。目前,廣大投資者都視國資改革股、資產重組股為“忽悠式重組”,凡是公布重組方案復牌,便一概拋售。

  5、靠上證50指數能裝點門面嗎?

  也許劉主席以為只要靠國家隊集中穩住指數權重最大的五大行(工、農、中、建、招),三大保險(平安、人壽、新華),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以及貴州茅臺,將上證50指數創出新高,就可使上證指數站在3100點之上,就可以裝點門面、粉飾太平。但是,請別忘了,深成指從10162點——9794點,跌幅3.7%;中小板從10703點——10524點,跌幅1.7%;創業板從2211點——1745點,跌幅21.1%。

  請別忘了,至本周四,在2720只有可比性股票中,有1600只股票跌破了2638點時的價位,有80多只股票跌破了2013年6月熊市1849點的價位。更別忘了,今年前5個月因高送轉被扼殺的中小創以及主板中的高科技股,普遍跌幅達到驚人的60%—70%。

  這些實際上的股災4.0版,卻被所謂“漂亮的上證50指數”所掩蓋了。

  需要糾正的是,從管理層到國家隊,到公募基金和其他機構,至今仍然對抱團取暖,打造以周期性產業股為主的“漂亮50指數”沾沾自喜,以為這是從美國股市學來的、先進的價值投資理念。

  但那是邯鄲學步,是在美國股市過了時的價值投資理念。當今美國股市領漲的是高科技股,如蘋果、亞馬遜、思科、特斯拉、谷歌、Facebook、百度、阿里巴巴等,帶領了納指從2009年的1265點到如今的6246點,漲幅394%,遠遠超過傳統大盤股為主的道指的漲幅。

  上證50指數不能代表中國股市整體,唯有中證500指數才能代表占中國股市絕大多數的中小盤高科技股和成長股的面貌。試圖用行政力量來給創業板“去泡沫”,是違反股市自由交易原則的錯誤行為。只要代表新興產業的創業板不能止跌企穩,那么中國股市就難以走出危機。

  6、股市沉疴何能治?

  中國股市沉疴深重、積重難返。連限制大小非減持的新政都難挽跌勢,還有何辦法能扭轉危機,使中國股市重返慢牛之途?

  我以為:第一,杜絕新增大小非。即對未來新股的結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治理。將大股東的股權由以往的51%以上,下降到不超過33%,改變一股獨大,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公眾上市公司。大股東多余的股權,部分可協議轉讓給其他的產業資本或機構投資者,部分按發行價作為流通股發行。這樣,就能一勞永逸地防止新的大小非減持的毒瘤產生,存量的大小分減持,按新規辦理。

  第二,鑒于目前市場廣大機構和投資者以及國有股東的財富嚴重受損,按“兩利之中取其大,兩害之中取其輕”的原則,將每周發行新股的數量,先由10家減為3—5家,并從嚴把握新股質量,給股市以休養生息的機會。

  第三,大幅修改去年頒布的《重大資產重組的規定》,恢復到先前國務院文件所規定的:“除借殼上市外,其他所有的購并重組,一概不需要經過政府部門的審批”,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各類機構、上市公司、中介進行購并重組,優化資產配置,將之作為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激活股市的重要手段。證監會只需加強對購并重組的事中和事后監管即可。

  第四,國家隊應終止對上證50指數的刻意炒作、逆勢拉升、抱團取暖的不正常行為,恢復其正常的波段運行技術走勢。全面充當股市平準基金的角色,把主要精力放在維護中證500指數上。

標簽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