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簡稱“研究院”)成立大會在京舉行。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李翠玲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蔣慶哲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據悉,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結合自身“雙一流”建設和“十三五”發展規劃戰略部署,整合校內外優勢資源,圍繞國家對外開放戰略開展研究,集合力重點打造的UIBE品牌型智庫。研究院作為學校智庫的依托機構,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為指導,其目標是“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舉校體制加強智庫培育和建設工作,竭力建成學校承接國家各類重大、熱點、急需項目的總平臺,全力發展成為服務國家開放型經濟建設的一流智庫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據介紹,研究院的任務是研究對外開放基礎理論、中國經驗及中國模式的普遍性,作出中國對外開放面臨的中期和長期挑戰及戰略抉擇以及服務政府和社會的應急性研究;研究方向涵蓋了開放型經濟理論與模式、對外直接投資、開放型經濟宏觀經濟政策、“一帶一路”等在內的廣闊領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王稼瓊在致辭中表示,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的成立,是事關學校長遠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的大事。十八大以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建設新型智庫研究領域開展了諸多探索與實踐,學校緊緊圍繞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立足國內、面向世界,傾力打造了一批包括全球價值鏈研究院、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在內的,具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科特色與專業優勢的新型智庫,取得了豐厚成果。成立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是學?!半p一流”建設的重要平臺和舉措,研究院以“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為目標,學校通過項目引導,經費、政策支持,舉全校之力把其建設成為學校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總平臺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努力為國家戰略需求以及首都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貿大力量。
王受文致辭指出,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我國對外開放事業呈現新局面,進入新階段。隨著開放主動性的顯著增強,開放領域的不斷擴大,面臨的挑戰也逐漸增多,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的成立因應時勢。他表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具有強勁的開放基因,在教學、科研、對外交流、智庫建設方面,有扎實的基礎,取得了很大成績,為推動我國開放事業,作出了諸多貢獻;研究院的成立不僅對我國新時期開放進程的問題進行研究,更為國家開放事業提供智力支持。他對研究院的未來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要胸懷大局,服務大局;二要目標高遠,爭創一流;三要立足中國實際,著眼世界前沿。
劉利民在致辭中表示,在當今中國的發展與國際化、全球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對外開放政策必須面向世界放眼全局、肩負內外,必須加強系統和專業研究、打造學術與政策的直通車。他強調,高校智庫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戰略研究、政策檢驗、輿論引導、外交合作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院的成立是我國高校智庫建設中,一個以社會力量支持國家對外開放政策決策的重要平臺。他對研究院的發展提出四點希望:一是立足要高,堅持服務對外開放大局;二是特色要鮮明,著力打造專業化制度;三是謀劃要深,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四是眼界要寬,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表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立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旨在為加快構建開放性經濟新體制提供智力支撐、貢獻思想力量,也是為落實“四個服務”、加快“雙一流”建設采取的實際行動,具有重要意義。劉貴芹指出,高校推動智庫建設,一要明確時代使命,向學習要定力。二要凝練主攻方向,向改革要活力。要聚焦主攻方向,健全參與決策咨詢的制度性安排,加強對有關國家、區域、重點合作領域的前瞻性研究,要完善理論聯系實際機制。三要完善治理結構,向管理要動力。四要提升創新水平,向協同要助力。要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要著力推動學科交叉研究,要推動協同研究攻關。五要堅定文化自信,向“走出去”要推力,擴大智庫的國際學術話語權和影響力。他希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構筑中國特色、國際視野、世界領先的對外開放研究上積極探索,做到不僅技高一籌,而且獨樹一幟。
李翠玲在講話中表示,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的成立意味著政府在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又多了一項重要智力支持。據了解,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采取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同時設立學術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蔣慶哲出任理事長,校長王稼瓊出任研究院院長,副校長林桂軍為執行院長。(原標題:周子勛:高校智庫為構建開放性經濟新體制提供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