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尊敬的侯總、章總,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今天下午和大家分享經濟和股市的看法。一到年底大家都非常關注對第二年投資應該怎么做。
去年年底我做了2017年的展望,標題是《2017年,大類資產配置偏向A股藍籌》。現在到了2017年底,我們看到2017年樓市在調控,成交量大幅度下降,樓市過度炒作已經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壓。而債市整個一年也在調整之中。從大類資產來看,2017年你只要配了A股藍籌,2017年資產回報率一定超過其他資產。
現在到了年底,展望2018年,我今天講的題目是“2018年積極擁抱慢牛”。去年5月份我就提出了“慢牛行情”,我當時認為,“慢牛行情”將會持續3-5年,而不是說一年兩年就走完的。在去年年初大盤跌到2600多點,很多投資人信心全無。當時前海開源資金全面加倉,而且是全面加倉以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股。去年5月份我提出“慢牛行情”的時候,市場認同度不高。甚至是針鋒相對的,我提出“慢牛行情”,就有基金經理提出,慢熊行情,我提出A股2600點有千點大反彈,有一個基金經理寫了千點大跌。好再在過去一年多時間,上證指數不僅沒有創新低,而且重心不斷提高。而且離千點大反彈的目標為3600點也只是咫尺之遙。市場整體上走出了慢牛,而前一段時間上證指數突破了3400點,“慢牛行情”逐步深入人心。現在不僅國內的機構投資者,普通投資者甚至一些海外投行也開始使用“慢牛”這個詞了。以前大家都在質疑,A股是散戶為主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里會不會有“慢牛行情”。過去20多年時間,A股只有三種形態,“快牛”“快熊”“慢熊”,因為一到股市賺錢效應一出來大家就一擁而上,甚至會加杠桿去炒,很快把牛市走完,很多人說A股牛短熊長,其實A股是牛短熊更短,漲上去快,跌下來更快。大部分時間,A股在過去20多年都是振蕩行情,或者是“慢熊行情”。現在反而產生了“慢牛行情”,為什么有這樣一個轉變?
第一,經濟基本面在不斷改善,經濟轉型逐步取得成果。GDP好轉是股市走出“慢熊”的基礎。我們看到周期性行業在今年業績大爆發,遠遠超出大家年初的想像,經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后,周期股盈利提升,特別是藍籌公司大部分都是行業的龍頭公司,去產能對這些龍頭公司的業績提升和份額提升是有直接促進作用的。今年像鋼鐵、煤炭、有色、化工這些周期行業盈利增速都是百分之幾百,甚至是十倍。為什么呢?就是供給側改革之后,通過去產能改善了這些傳統行業供求關系。從之前的供過于求,產能嚴重過剩,變成了現在的供求平衡,甚至是出現供不應求。
去年你去煤炭企業、鋼鐵企業調研你會深刻感受到,前幾年煤炭企業連工人工資都發不起,今年的利潤都是幾億、幾十億。可以說周期股從6月份開啟的反彈行情并不是簡單的反彈,而是利潤大幅增長的反映。今年的行情整體上是結構性的。以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股不斷創出反彈新高,甚至是歷史新高,而一些績差股和小盤股不斷創新低,特別是出問題的小盤股到現在都不敢復牌。可以說這種分化是2015年股災之后的必然。
產生“慢牛行情”的第二個條件就是經過2015股災之后,價值投資成為了投資者的不二之選。2015年股災之前,大家喜歡炒題材,因為這些題材比較性感,有一點題材就漲好幾倍。但是股災之后,這部分的投資者一部分被市場消滅了,因為他們加了杠桿去炒。另一部分剩下來的吸取了教訓。股災之后大家明顯感覺到,以茅臺、格力為代表的優質龍頭股,不僅沒有受到股災影響,而且很快創出歷史新高,而且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明年還會不斷的創出歷史新高。這樣投資者會自覺選擇一些業績突出的藍籌股。今年全年的行情是業績為王,是白馬+龍頭,我起了一個名字叫“白龍馬行情”。第三個原因是經過了2015年大幅波動,監管層吸取教訓,如何防止出現踩踏式下跌,就要在一開始對市場嚴格監管,打擊炒作之風,打擊非法場外配資,打擊內幕交易。這樣讓市場真正的走向業績推動的行情,這種牛市是健康的牛市,這樣的牛市才不會讓你擔心突然出現暴跌,或者是突然出現踩踏式下跌。美國股市為什么受到全世界投資者的歡迎,大家都喜歡去美股炒,因為美股是成熟市場,在過去8年時間,走出了一個“慢牛”、“長牛”,哪怕過去30年也是如此。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股市上升是以業績推動為前提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投資者才都能賺到錢。而A股市場這些年大起大落的行情,讓投資者不僅沒有賺到錢,甚至是小牛小虧,大牛大虧。特別是2015年的牛市,因為有了杠桿因素,很多投資者把本金都爆掉了,可以說教訓非常慘重。從監管層角度來說,一定要讓大家遠離炒作,堅定去買藍籌股、價值觀。去年4月份開始握力推價值股。過去兩年,我連續兩年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希望把價值投資理念引入A股,讓A股市場真正成為可投資的市場,讓所有投資者都可以分享改革成長的成果。
在去年9月份樓市最瘋狂的時候,我和大家說,遠離瘋狂樓市積極擁抱優質藍籌股。當然我不是說大家一定要賣房炒股。賣房炒股從歷史上來看都是坑人的。我的意思是在國內樓市出現爆漲之后,資產泡沫已經產生,而很多人不去做實業,甚至從銀行貸款,從首付貸來炒房。去年9月份達到了泡沫化的程度。去年9月份的樓市和2015年5000點股市如出一轍。無論是當時的杠桿率還是全民炒樓的現象都表明了這一點。所以過去一年我堅定建議大家拋售投機性住房積極擁抱藍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