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今年房價沒有大跌,但是你要記得,樓市的調整和股市的調整完全不同。因為股票一旦見頂回落必然是量價齊跌,而樓市見頂之后則是先跌量后跌價。為什么呢?因為房子有使用價值,股票沒有使用價值。在見頂之后,股票除了每天給你虧錢縮水之外,沒有任何用處,你沒有辦法把股票拿出來墊桌子,也沒有辦法吃喝。房子見頂之后可以用來住、出租,獲得租金。房地產雖然調控如此之嚴,并且中央在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明確表明對房地產炒作要進行調控,今年十九大再次強調只住不炒的調控思路。但是因為過去這些年是房地產大牛市,你幾乎在任何時候賣房都是錯的,任何時候買房都是對的。這給大家一個觀念,中國的房地產似乎是只漲不跌的神話,每次調控都是空調。但是任何資產都是有拐點的。很多專家已經認識到我國人口紅利已經逐步走向終點,年輕人占比不斷減少,對房地產的需求必然會下降。全民炒房導致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必然是越來越嚴。我們看到今年房地產成交量大幅度下降。北京、深圳房地產成交量有的月份甚至是同比跌70%-80%。很多房子有價無市。一個房子失去了流動性之后,它的價格必然打折。近期北京周邊的樓市出現了大跌。很多房主為了賣掉房子一下子降50%。一個朋友在北京周邊去年炒房買了一套。年初的時候我建議他已經獲利有成交量的時候,要把房子賣掉。因為當時的房價有兩萬。借過錢一段時間他發現北京房地產交易下降80%,他怕房子賣不掉。他跟中介說,房子就掛2萬吧,結果中介跟他說,現在只能掛1萬,1萬掛了一個月還賣不掉。一旦這些資產出現流動性問題,必然會出現價格下跌。今年國內一線城市樓市會出現成交量大幅度下降,價格維持高位或者是小幅回調。明年真正炒房的人撐不了按揭壓力,不得不下調房價成交。明年會相對今年放量但是價格明顯會回落。所以樓市應該說已經到了拐點了,暴利時代結束。樓市資金這個時候就會流出,當然不會都進入股市,但是至少會有一部分進入股市。有一部分資金確實是在樓市和股市之間流動的。這一波樓市的起點是什么時候?2015年6月份,為什么當時全國房價,特別是深圳房價率先大漲,因為當時股市見底暴跌,很多資金從股市出來去炒房。債市更不用說,現在債市還在調整。在2015年5月21日,前海開源基金發布了一個公告,我們認為國內創業板估值過高,所以當時我們清空創業板。另外為了防止大盤見頂,在5月21日,大盤4600點時,我們把所有靈活配置型基金的倉位降到10%以下,幾乎空倉。當時發的公告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大家都看到8000點、1萬點,事后來看,我們清倉離大盤真正見定也就是離20天時間。
實際上在去年8月份,我們當時判斷的國內債市也要終結牛市了,要走入大調整。為什么?因為去年8月份是人民幣貶值最厲害的時候。當時人民幣言開就要破7了,很多專家預計今年到7.5,甚至要回到05年以前8以上。所以當時人民幣保衛戰是首要矛盾。怎么維穩人民幣?我們知道人民幣為什么貶值?就是中美之間的貨幣政策時期不同。去年美聯儲是在收縮,是減少量化寬松,而國內銀行為了刺激經濟增長,這幾年都是放松貨幣的。這樣人民幣相對美元必然是貶值的。如果說央行在去年繼續降息,有可能導致人民幣加速貶值,這不符合大的戰略。所以我們在去年8月份判斷,為了預防人民幣進一步貶值,一定要改變不斷降息的政策,開始變相加息,或者是用數量手段收回貨幣,這樣才可以起到維穩人民幣的目的。我們知道債券價格和利率呈反比。一旦利率從上升變成下降周期,必然會導致債市大跌。所以去年8月份我們把持有的債券幾乎全部拋掉。而且我們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給機構路演了一圈,講我們的邏輯。為什么把我們持有的債給拋掉了。去年雙十一、雙十二的時候,國內債券市場大跌,很多機構因為沒有及時減掉債的倉位,虧損巨大。在風險出現的時候,你不用等風險真正爆發,一定要打提前量,因為真正出現風險時已經來不及了。去年雙十二美聯儲加息,當天國內五年期國債期貨一路跌停。去年債市調整的劇烈程度,不亞于2015年的股市。今年債券一直在調整,我認為現在調整還沒有到位,估計要到明年上半年,債市才會有一個大的抄底機會,現在我們還是沒有配債,去年拋了之后,一直是配一些銀行的協議存款,這樣獲得一個比較穩定的5%左右的收益。因為我們覺得債的調整沒有到抄底的時候。至少目前來看,打雷資產配置還是有利于A股的。這是我從樓市、債市、股市的比較來看的。
去年5月份,我當時給華爾街的一些人交流,提出一個觀點是跟著外資去學習投資。因為外資在投資的時候,一方面有豐富經驗,一方面他們會對比全球各個市場。最近公布的一個數據,外資現在增持A股已經達到了1萬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222只藍籌股就是外資股票池,他們已經選好了,這些股票是未來加倉對象,如果說你要股票有投資價值,你就找這些股票就好了,這些222只股票大部分都是正收益,而且有很多是創新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