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向上,資管回歸本源,保險姓保,銀行打破剛兌。但是目前剛開始自查同業業務,底層非標、委外專戶、資金池沒有一個被真正觸及。監管還沒到深水區,現在只是到了水邊,市場一看這水深不見底,心里先把各種淹死的辦法想了一遍。中國發生像美國2008年那樣的快速債務通縮和信用幻滅的可能性不高,因為政府作為最大的變量會在中間干預信用緊縮和資產起伏的過程。市場出清的過程會從翻越陡峭的山峰變成若干個小山丘,但過程是起伏而漫長的。超額收益可能來自于政策的臨時對沖和市場的創傷修復,但在外部壓力下,政策可對沖的空間和時間其實有限,所以可交易的機會窗口不會太多。
6月底的錢緊可能很可觀:目前已經看到隔夜和跨季資金利率拉的很大,意味今年的6月底的季節性錢緊可能會很可觀,另外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比過去更大量的MLF到期,預期央行下半年會有變相降準的對沖性政策出來。6月之后美國仍有兩次加息預期,疊加年底縮表預期和明年兩到三次加息預期,當前負債管理仍是首要的。
債市反轉與股市脫敏:
債市主要壓力在內部金融監管對底層資產的沖擊,調整過程可能更像2013年的拉長版,但結尾可能不一樣。波動不會像13年那樣劇烈,但貨幣緊平衡的時間會更長。債市的拐點模糊地看到整改方案出臺—>實施新老劃斷銀行—>同業負債下降甚至一到兩家區域性銀行出問題之后。
股市受金融監管主要是情緒上的影響,資金面稍有波及但不是主要因素。股市的反彈需要等待監管靴子落地:一是市場習慣了、明白了、適應了監管的節奏目的底線;二是金融出清帶來了實體經濟中的龐氏部門的債務出清(地方zf和國企)。前者是不害怕了,后者是看到希望了。參考2010年和2013年兩次緊信用,股市反彈上要先于債市,預計在金融去杠桿進入深水區時開始反彈,建議關注銀行業同業負債指標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