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8日,在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7天后,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信保正式掛牌運營。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數據測算,自2012年以來,我國每100美元出口就有25美元左右是在中國信保的出口信用保險直接或間接帶動下實現,中國信保每年促進和保障我國就業1500萬人左右,作用凸顯。目前,部分商業保險公司也已介入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領域。
事實上,國家始終將出口信用保險作為穩定外貿增長的重要舉措。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信保累計支持國內外貿易和投資3.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100億美元,帶動240余家銀行為出口企業融資超過2.8萬億元人民幣。
支持外經貿發展:上半年承保金額2573.9億美元
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外經貿發展的作用顯而易見。
2001-2008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7年間,經濟全球化使我國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我國逐步建立了適應我國國情的出口信用保險機制。在這一階段,中國信保的年承保規模從最初的27.5億美元增長到627.5億美元。
據中國信保官網信息,其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海外投資保險、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國內信用保險、保險資金運用等。
2009-2012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國家多次將出口信用保險作為穩定外貿增長的重要舉措。2009年當年,中國信保承保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至2012年,4年間共實現承保金額9127.6億美元。
2013年以來,中國信保承保能力、償付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政策性作用進一步增強,如今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更是承擔著更為重要的任務。
今年上半年,中國信保承保金額2573.9億美元,同比增長14.6%;向客戶支付賠款5.2億美元,同比增長0.6%;支持企業獲得銀行融資195.9億美元,同比增長40.5%;支持企業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投資、開展工程承包業務累計金額達627.8億美元,同比增長7.4%。
其中,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和海外投資保險承保金額合計346.4億美元,同比增長32.8%;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實現承保金額2051.7億美元,同比增長12.4%。
中國信保副總經理查衛民介紹,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層次不斷提高,投建營一體化、中國技術標準的輸出、自主品牌的全球化布局等新趨勢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企業面臨的風險變化轉型。
為此,查衛民表示,中國信保一是加入國家推進“一帶一路”項目的機制中,并發揮相應作用;二是整體服務前移,進行國別整體開發,推動項目落實。
例如,中國信保將海外投資保險、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等產品相結合,承保了約旦油頁巖循環流化床發電廠項目。
“這一項目是典型的投建營一體化項目。中國信保基于項目融資模式設計了覆蓋政治風險、政府違約風險和商業風險、涉及多個險種的保險方案,由此帶動中資銀團為項目提供約16億美元融資。”查衛民說。
據悉,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年上半年,中國信保對沿線國家的承保金額累計超過4800億美元,向企業和銀行支付賠款17.3億美元,其中承保“一帶一路”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工程承包和投資項目1200余個,重點支持了鐵路、電力、通信、鋼鐵、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原標題:透視中國信保:累計支持國內外貿易和投資3.1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