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股持續瘦身提升估值水平
自2015年6月上證綜指從5000多點下跌以來,市場調整時間已經持續了2年半,據說2017年75%以上的股票是下跌的,其中創業板指數的跌幅超過10%。市場的持續調整,使得A股的估值體系趨于合理。
隨著A股市場的逐漸開放,A股行業定價也存在全球化的趨勢,我們對中美的市盈率體系做了詳細研究,很多細分行業和龍頭個股的估值要低于美股,而整體來看中國的估值水平和個股質量并不比美股差。
當然,用當前A股市場正在“不斷消減的泡沫”與當前美股市場正在“不斷上升的泡沫”做彼此之間的估值比較,并不見得合理,但至少也能說明,A股市場長期高估值的時代似乎正在淡去,如果2018年這些高估值的股票出現“超跌”,則同樣會醞釀出新的投資熱點。
3.堅守價值淡忘風格
為何很多投資者總是盼著新的一年市場出現“風格切換”?2018年只是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一個計數,旋轉方式和風格與2017年及之前的無數個年份并未顯著差異。同樣道理,股市也會延續它的過往特征與慣性,可能會出現估值邏輯的逆轉或風格切換,但其頻率也不應該以年為單位。
2017年價值投資理念被普遍認同,它是建立在存量經濟主導下的“量縮價升”基礎上的,而10年之前的價值投資理念被廣泛接受,它則是建立在增量經濟主導下的“量增加升”基礎上。因此,稱當前為“新價值投資時代”,我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它區別與過去的所謂“價值投資”。如果說的更尖刻一點,過去所謂的價值投資時代,只是恰好遇到重化工業化,大市值股票得以“價值回歸”,投資者只是瞎貓碰到死耗子,找到題材瘋炒一把而已。故過去的價值投資時代其實是“偽價值投資時代”。
如今,隨著兩地資本市場的相互開放,南下的資金與北上的資金相互融合,監管理念和投資理念也日益趨同,轉送股的游戲玩不下去了,殼資源的游戲被限制了,軍工概念、國企改革概念、區域振興概念以及太多的沒有技術含量、沒有業績提升的偽概念將不斷被冷落。
我認為,A股市場的“存真去偽”才剛剛開始,因為A股市場的退市案例很少,將來應該會有不少公司倫為類似與香港的“仙股”,被市場所遺忘。在美國股市上如果股票的價格長期低于某一價格就會被摘牌,而目前國內A股還沒有出現價格低于1元的股票,將來一定會有一大批股票的股價低于1元。不過,這個過程將是十分痛苦的過程,很多個人投資者會因此而離開股市。
有人說,今年價值股的價值已經兌現了,估值洼地已經被填平了,因此,就該切換風格。我覺得,價值需要去挖掘,投資永遠是著眼于未來。但由于人們對未來的風險和收益的預估總是存在偏差,這就使得一大批真正價值股的估值水平總是被大大低估,一大批偽價值的估值水平總是被大大高估。
在過去10年里漲幅超過10倍的股票應該有一百個吧,今后難道就不會再有了?一定還會更多,因為A股體量在不斷增加。這就需要去深度挖掘。我認為中國的價值投資時代才剛剛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