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2月20日訊:今日開盤兩市小幅高開,早盤受一號文件利好消息影響,農業板塊全線大漲,盤中受OLED、芯片概念股拖累,創指失守1400點整數關口,三大股指整體維持震蕩整理走勢,臨近上午收盤,國防軍工板塊走強,但依舊不改市場震蕩格局。
截止午間收盤,滬指報2751.45點,跌0.15%,深成指報8413.98點,跌0.32%,創業板報1394.45點,跌0.82%。
導致去年股市疲弱的因素已經消失了嗎?
影響今年市場的最大變量是什么?
市場轉暖之后應該增持哪類股票?
為何買個股不如買指數?
大成基金滬港深基金經理 冉凌浩
為您一一解析......

去年打擊市場的有國內去杠桿影響內需,全球經濟疲軟影響外需,因此市場較差。今年這些因素都有了邊際上的改變:首先,中國杠桿率已經不再提高,控杠桿變為穩杠桿,從邊際上對宏觀影響由負面變為正面。外需方面,全球主要經濟體正在好轉,外需方面也會有改善。今年以來,中國股市的投資者也逐步看到這些向好的變化,因此股市也有上漲。
此外,今年有多項支持經濟發展,預期能使經濟基本面出現好轉,從而也對股市有支持作用。支持民企融資政策是其中的一項,預計有望緩解民企資金緊張的局面。另外一項政策是減稅。減稅包括兩方面,一是對企業增值稅率的降低有望增加企業利潤,二是對個人所得稅的實質上減少,導致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由于邊際消費傾向相對穩定的原因,增加的收入會有很大一部分消費,因此也有望促進消費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