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專欄 / 課堂 / 熱點 視頻 / 戰略 > 美日貿易沖突啟示錄:忍氣吞聲 注定戰敗!(4)

美日貿易沖突啟示錄:忍氣吞聲 注定戰敗!(4)

2019-05-24 09:25? 來源:財經365 作者:盧克文工作室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財經365

貿易戰

貿易戰

在萊特希澤行動之前,美國已經進行過對日本出口的打壓,1974年,《美國貿易法》制定了臭名昭著的301條款,條款規定外國立法、行政上違反協定、或者有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美國采取單邊行動的立法授權條款。通俗一點說,這個條款的意思是:誰要是讓我們的企業沒賺到錢,我們就用這個條款去制裁它。

這項條款完全不把國際貿易法則放在眼里,想搞誰就搞誰。

從1976年開始,美國通過301條款,對日本發起過15起調查,包括汽車、鋼鐵、電信、半導體、制藥等。比如鋼鐵行業,日本鋼鐵產量從60年代開始迅速增加,70年代就跟美國產量持平達到1億噸,隨后日本采用熱效率更高的連續鑄造法提高制造工藝效率,實現了比美國更低的鋼鐵制造成本,日本大量的低成本鋼出口到了美國,美國發現玩不過日本的鋼鐵企業,他們沒去改進技術競爭,而是通過301條款,強制要求對日本鋼鐵企業提高關稅(具體多少關稅沒查到數據),1987年時,美國又玩不過低成本的日本電子產品,干脆對所有日本電子產品征收100%的關稅。

每一個落后國家追趕先進國家,都是從紡織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起步的,1950-60年代,美國玩不過日本的紡織業,專門針對這些領域加征關稅,1970-80年代,日本產業升級,加稅對象變更成半導體、汽車制造等前沿領域。

美國的態度是:競爭不過你的領域,加稅加死你。

除了課征高額關稅之外,美國政府還打著危害國家安全的名義,禁止日本富士通收購Fairchild計算機公司,盡管這家公司實際是法國人的公司,都不歸美國管!

美國還逮捕了日立6名高管,指控他們涉嫌竊取IBM技術(是不是很眼熟,跟他們今天叫加拿大拘捕孟晚舟全是一個套路)。

1985年,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貿易保護主義的“丹佛訣議案”,幾個月后,民主黨主要領導人在國會集結并發起了加收25%關稅的貿易戰法案。

沖突甚至從日常制造業,轉向了軍工產業。

1987年,東芝-哥尼斯保事件發生,美國指證東芝非法向蘇聯銷售高技術國防產品,使其潛在損失達300億美元,美國替日本承擔了安全防衛和能源保障,日方卻跟蘇聯做生意,美國國會集體氣壞了,美日貿易戰隨后升級。1988年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包含超級301條款的1988綜合貿易法案。1989年老布什執政后,在對日鋼鐵、汽車、半導體等貿易摩擦中,都曾動用過該條款。

但不管美國怎么用加關稅來制裁日本,兩國貿易逆差反而還是在加大,美元從1980年到1985年升值了60%,這種情況下只可能加大進口,減少出口,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在美國的打擊下居然從1980年的364億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1485億美元。足足增長了三倍。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貿易戰,日本當時怎么反擊的呢?

日本沒有任何反擊。

跟今天被美國挾持著打貿易戰的中國不同,雙方打得有來有往,當年的日本,至始至終,任由美國瘋狂進攻,一個字都不敢多說。

萊特希澤在跟日本代表團談判時,會傲慢地將對方文件折成紙飛機扔給對方,是完全不把對方放在眼里的表現,現在許多文章會寫什么“日本代表團方寸大亂”,突出萊特希澤的談判藝術,這樣的描繪實在太愚蠢了。日方代表團每個人幾乎都是國家派出來的優秀代表,怎么可能被扔個紙飛機就亂了方寸,實際上,萊特希澤的傲慢就是美帝國對一個屬國的傲慢而已。

日本的土地上,駐扎著5.2萬名美軍及其家屬,共約10萬名美國人,日本政府每年要花費70億美元養活這些人,如同野口永遠記得東京大轟炸的恐懼記憶,日本人對美國人如同天神一般敬畏,他們絕不敢招惹美國。

而曾經在朝鮮戰場上跟美國打個平手的中國人不一樣,當美國要同中國打貿易戰時,中國并不會忍氣吞聲。

這就是一個非主權國家,跟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區別。

日本一直在妥協,沒有做任何反抗,為了配合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日本主動限制出口,獎勵進口,減少進口的種類,降低關稅稅率,簡化通關手續。日本還對美國加大開放彩電和汽車等重要市場,簽署牛肉、橙子貿易自由化協定,放寬流通領域限制。1977年,日本自愿對彩電出口進行限制,1981年,日本自愿限制汽車零部件出口,1980-90年代,日本還對美國開放了電信業。

1985年,美國指責日方存在傾銷行為,對日本的電腦、電視等高科技產品征收100%的關稅,1986年,美日雙方簽訂了里程碑性質的芯片產業協定,日本不但同意不在美國市場傾銷芯片,而且還為美國的半導體產口在日本市場銷售設定了20%的市場份額。

這是歷史的分界線,日本半導體產業就此陣亡。

根據《日本電子產業興衰錄》作者西村吉雄的記載,在美國打擊日本DRAM產業之前,日本當時已經將美國的英特爾、AMD打得潰不成軍,半導體芯片領域已經完全是日本企業的天下。

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美國企業是靠投資驅動研發,做大一點,找點投資,再做大一點,再找點投資,日本是后發國家,直接政府驅動,傾國力追趕,1974年日本政府批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劃”,要在半導體芯片上超越美國,通產省(野口第一次考上的部門)把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和東芝都叫到一起開會,要他們整合產學研半導體全部人才,舉國之力追趕美國,日本半導體開山鼻祖垂井康夫帶領日本企業摒棄門派之別,在九州島搞起了日本人的硅谷,4年時間搞出上千件專利,1980年拿下30%的半導體內存市場,1985年拿下全球50%的內存市場,一下就超過了美國的硅谷精英。

美國人派人去日本公司考察,回來垂頭喪氣,日本人當時一幢樓在做存儲芯片研發,第一層樓的人研發16K容量,第二層樓的人研發64K的容量,第三層的人研發256K的容量,美國人根本追不上。

在日本人的瘋狂進攻下,1981年AMD虧損1100萬美元,1982年英特爾裁掉2000名員工,1985年干脆退出DRAM存儲業務,共虧掉1.73億美元。硅谷半習體行業協會的大佬們最后只好去哀求美國政府出面救命,說超級武器必須有超級電子技術,超級電子技術需要最新半導體技術,如果美國的半導體完了,美國以后的軍工就完了。

美國政府被嚇得不輕,于是出現了1986年的芯片產業協定,日本芯片產業轟一下被擊倒。日本人倒下后,因為硅谷超過7成的科技公司砍掉了DRAM業務,韓國人趕緊抓住了這難得的歷史機遇,游說克林頓政府只給韓國0.74%的半導體反傾銷稅,而給了日本100%的反傾銷稅,韓國半導體從此無比雞賊的崛起,日本則從此失去這一塊重要的科技市場。

日本半導體研發專家湯之上隆在自己的著作中氣憤地說:

“這實在是欺人太甚!”(以上700字信息感謝魔鐵的世界)

美國通過貿易戰,有效的阻止了日本向部分高端產業邁進,但整體上,美國還是無法阻擋大量日本制造進入美國,美國貿易赤字規模還是從1980年的360億美元增長到了1989年的1700億美元,貿易赤字在GDP中的占比同期從1.3%擴增至3.7%。

面對如此搞不定的局面,美方只好出動了他們最后的大殺器:廣場協定!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