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通過跨界打破產品結構單一局面的金嗓子,卻因布局草本植物飲料虧損而拖累了自身盈利水平。
日前,金嗓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6896.HK,以下簡稱“金嗓子”)發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收益7.68億元,同比增長8.7%,凈利潤為1.03億元,同比減少33.4%。該公司表示,凈利潤減少主要是由于草本植物飲料業務產生的虧損。相關資料顯示,金嗓子在2016年5月正式推出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包括有糖和無糖兩個草本植物飲料系列,主要功能為清嗓潤喉。
品牌營銷專家路勝貞表示,金嗓子跨界布局飲料業務,尤其是帶有某些功能暗示的產品,更加容易讓人產生信賴。不過,由于該產品定位偏窄,導致實現突圍所需的市場培育成本以及渠道鋪設成本較高。另有多位行業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飲料行業市場競爭激烈,金嗓子之前無操盤飲料業務的經驗,在渠道、經銷商等方面的資源并沒有優勢,想要實現突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記者致電金嗓子并發去采訪函采訪相關問題,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對方回復。
飲料業務拉低凈利水平
金嗓子旗下產品包括金嗓子喉片、金嗓子喉寶系列及其他產品。其他產品為銀杏葉片和草本植物飲料。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6年,該產品的銷售額占公司總營收的87%。為了打破產品單一帶來的風險,金嗓子積極布局草本植物飲料擴展產品多元化。在2016年2月份成立食品公司,主要從事食品及飲料的開發及銷售。在2016年5月正式推出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包括有糖和無糖兩個草本植物飲料系列,主要功能為清嗓潤喉。
根據金嗓子2016年財報顯示,因為推出草本植物飲料,在“其他產品”這項收益同比增長143.2%至4450萬元。不過,由于該業務的廣告投放支出增加,公司銷售開支同比增長24.9%至3.19億元。而金嗓子飲料業務也拉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數據顯示,公司凈利潤為1.03億元,同比減少33.4%。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飲料業務產生的虧損。
記者了解到,金嗓子在2016年對旗下飲料業務進行了一系列布局。2016年4月,金嗓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主要從事草本植物飲料濃漿研發、加工及銷售。2016年5月,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禹城生產基地投產。同時,金嗓子食品公司與啟豐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訂立了簡要獨家分銷協議,并以此為基礎計劃簽訂為期十年的獨家分銷協議。根據簡要獨家分銷協議,金嗓子食品公司將授予啟豐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系列產品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的獨家分銷權。
在完成上述布局進入飲料市場后,金嗓子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進入市場兩個月后,已達成840萬元的銷售,公司看好其增長勢頭,相信未來可成為集團黑馬產品,并估計新飲品的年銷售額可達3.5億元人民幣,銷售目標為1.5億罐。另外,在公司2016年中期財報和年報的首頁和次頁的圖片中,主打元素由之前的金嗓子喉寶變更為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
在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看來,金嗓子飲料業務出現虧損屬于正常情況。“金嗓子經營飲料業務,屬于跨界經營。而飲料行業本身屬于紅海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即便是飲料行業龍頭企業,也是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尋求發展。另外,金嗓子自身團隊以及客戶之前并沒有太多操盤該業務的經驗,短期內出現虧損并不意外。”
路勝貞則認為,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的主要功能是清嗓潤喉,與該公司核心產品金嗓子喉寶的功能有一定重合。這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聯想,對推廣該款飲料產品是有幫助的。“不過,因為該產品的主打功能偏窄,目標人群相對偏小,所以想要實現較大突破的確有一定困難。同時,它也容易被產品功能定位更大的競品所取代。”
品牌力、渠道雙重考驗
事實上,金嗓子為開拓飲料業務著實下了一番功夫。2016年,金嗓子通過贊助《蓋世英雄》《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熱門娛樂節目提高旗下飲料產品曝光度。在渠道方面,金嗓子與萬達影院的戰略合作于2016年12月份達成,借助萬達影院鋪設渠道,金嗓子植物飲料系列產品業務在2017年將全部進駐。金嗓子方面表示,公司在2017年對草本植物飲料將采取穩健的經營理念推進。
路勝貞告訴記者,對于飲料行業而言,影院渠道并不是主流渠道,對于營收的貢獻非常有限。不過,通過影院渠道塑造品牌形象并打造消費樣板人群,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國元證券在相關研報中提到,金嗓子在北京成立網絡銷售團隊,并通過京東等電商平臺銷售飲料。在傳統渠道上,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因進店費偏高,不是公司飲料業務主戰場。而便利店銷售能力較強,符合公司制定的即時消費的目標,成為重點布局目標。
不過,記者登錄相關電商平臺了解到,關于金嗓子飲料產品的網絡銷售情況并不理想。品牌營銷專家陳瑋認為,渠道短板是金嗓子布局飲料業務的主要劣勢之一。公司原有渠道對該業務實際幫助不大,而重新開辟新的渠道需要團隊支撐,并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來培育。“金嗓子飲料業務主打清嗓潤喉功能,KTV、學校以及相關培訓機構都是其潛在市場,如果能夠打通上述渠道,對金嗓子飲料業務的發展會有較大幫助。”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于布局飲料業務,跨界挑戰并不止存在金嗓子一家企業身上。根據相關媒體報道,江中集團在打造猴頭菇餅干產品基礎上推出猴菇飲料;同仁堂推出同仁堂涼茶和同仁堂瑪咖烏龍。
朱丹蓬表示,除了廣藥集團旗下飲料產品王老吉在市場上具有一定影響力之外,目前尚無太多成功案例。“對于飲料產品而言,消費者對知名品牌的購買率較高,這為品牌力較弱的飲品打開市場增加了難度。”
不過,金嗓子在年報中提到,“將繼續尋求鞏固其潤喉片市場的領先地位,擴大公司在中國藥品和食品的市場份額。”并“致力提升產能、擴大產品組合及增強研發能力,加強食品與藥品業務的協同作用。”
陳瑋告訴記者,對于金嗓子而言,如果能夠準確把脈飲料市場行情,分析旗下飲料業務的目標消費群體,并根據消費者喜好研究產品口味、價格、包裝以及宣傳風格,并在渠道開拓上有所側重,或許還存在一定突圍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