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開通后,內地投資者參與境外資本市場的路徑進一步拓寬,不少A股的老股民們心旌搖曳,擼胳膊、挽袖子準備在港股市場大干一把。但內地市場經驗豐富的老股民們要進入境外港股市場,理性投資和風險防范的弦可不能松。
假設一個A股老股民現在有100萬港元的自有本金,他在2016年7月28日前用全部資金買入港股標的德普科技(3823.HK)。但從7月28日這一天的15點開始,德普科技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里,該股股價從一段時間內相對穩定的2港元左右,一度跌到最低點0.2港元。當天,德普科技下跌86.34%,成交量6.46億股,成交總額達3.84億港元。然而7月29日,德普科技還是沒有剎住下跌的閘:全天跌幅56.45%,報收0.135港元/股。有人說股市玩兒的就是心跳,各位老股民這時算算賬就會發現,28號開盤還坐擁100萬港元,過了兩天就只剩下不到6萬港元了。
經歷了危險游戲,回頭看看這閃電式的暴擊,才發現引發德普科技暴跌的是一份研究報告。7月28日10時45分,美國做空機構格勞克斯(Glaucus)發布了一份報告,質疑該公司財務造假,稱其實際價值為零,并給出了“強烈賣出”的評級。雖然德普科技在當日下午即發布澄清聲明,但還是沒有阻擋來勢洶洶的下跌勢頭,僅兩日,德普科技市值蒸發掉了94%。
其實在港股市場,做空機構沽空個股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其結果很有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當天跟隨德普科技一起,低價股燃起一片“火燒連營”之勢,蔓延至鼎石資本(8097.HK)、工蓋有限公司(1421.HK)、永耀集團控股(8022.HK)等大量個股。
內地的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普遍對于港股市場的做空機制都不太熟悉,但廣義上講,看空和做空者,都是金融生態鏈條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當上市公司存在問題時,也需要有人揭短,為上市公司敲響合規經營的警鐘。
在此我們提醒投資者,若覺得股價被殺低,轉而低價抄入,這種投資行為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一般中小投資者涉足其中首先要審慎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對于普通中小投資者而言,投資港股猶如游戲過關,市場差異讓闖關的各位隨時都有可能墜入暗箭難防的境地。一是港股市場具備做空機制,但內地投資者目前不能通過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賣空港股;二是雖然聯交所為抑制股價劇烈波動,推出市場波動調節機制,但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一日之內市值可能遭遇劇烈變動。
在A股老股民們奔赴港股新天地的時候,除了金戈鐵馬的豪氣,更加要培養理性審慎的成熟心態,認真地審視深港市場在交易規則、投資理念等方面的諸多差異,理性投資境外資本市場。在風云變幻的證券市場,沒有常勝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