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又創階段新高了。
7月的收官之日,香港恒生指數氣勢如虹,大漲344.60點或1.28%,收報27323.99點,刷新25個月收盤紀錄。
截至下午收盤,港股市場成交金額達781.29億港元。7月份恒指累計上漲6.05%,完成月線“7連陽”,走出10年來最長的一波升浪。
重磅股獲追捧
港股進入業績期,重磅藍籌股匯豐控股(00005.HK)在7月31日公布中期業績。公司第二季度實現經調整溢利60億美元,經調整收入132億美元,遠勝過市場預期。匯豐控股在強勁業績支撐下收漲2.62%,報78.45港元。
多家國際投行紛紛站隊表示看好匯控后市,大摩重申“增持”評級,認為匯控無論是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RBWM)、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GBM)以及企業中心業務的表現都超過預期。高盛則上調了匯控的目標價,至81港元。
另一只獲國際投行上調目標價的藍籌股是友邦保險(01299.HK)。
瑞銀和大和在7月31日分別上調友邦的目標價至68港元及75港元,雙雙給出“買入”評級。瑞銀預計,2018至2019年,即使是在香港銷售渠道增長正?;那闆r下,友邦的新業務價值增長也可以超過20%。
該股在7月31日上漲3.45%,收報61.55元,創下股價歷史新高。
而國內投資者最熟悉的騰訊控股(00700.HK)也在7月31日破頂,大漲2.82%收報313.40港元,在成為大盤成交榜首的同時,又一次刷新歷史最高股價紀錄,而這已經是7月份以來,騰訊第4次收盤創下新高。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騰訊的機構評級時發現,摩根士丹利、里昂證券、交銀國際、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國際等機構清一色給出了“買入”評級,最高目標價給到345港元。
此外,香港交易所(00388.HK)收漲1%至222.8港元,盤中觸及224.2港元,創兩年新高,同樣助恒指一臂之力。
估值仍有吸引力
2017年以來,原本常常和A股行情亦步亦趨的香港股市,就大幅跑贏滬深指數。以7月31日收盤點位計算,恒生指數累計年內漲幅達到2.420%,幾乎是“秒殺”其他各大主要市場股指的表現。
即使是如此牛氣沖天,澎湃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恒生指數目前的估值水平仍然在國際市場中處于低谷位置。
據Wind資料顯示,恒生指數目前市盈率僅為12.95倍,僅高于俄羅斯。相比于納斯達克的33.74倍,以及深證成指的28.90倍,大概相當于打了4折。
有分析稱,恒指升勢強勁,跑贏其他主要市場,后市或可參考新興市場走勢。
從歷史經驗來看,新興市場的走勢和港股的走勢相關性較高,近來,美元匯率反復回落,利好新興市場及亞洲市場貨幣。這對于新興市場表現無疑是一大利好。
從MSCI新興市場指數來看,也印證了這一點。7月27日,MSCI新興市場指數收報1068.95點,突破2015年以來的高位,顯示出向好勢頭。
而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港股分析人士稱,港股藍籌近期成為吸籌主力,本周長和(00001.HK)、長實(01113.HK)也將緊隨其后發布業績報告,如果同樣好于市場預期,或可以進一步吸引資金入場,27000點位置已無阻力,即使短期有所下探,資金流入仍可推動恒指下一關口上試27450點。
資金流入,彈藥充足
那么,近期的港股升勢是否確有資金支持?
凱基證券投資顧問部副總裁麥嘉嘉指出,留意到市場不斷有資金流入,指數創出新高之余,也有成交量的配合,相信恒指在10日均線位置會有支撐。
從互聯互通交易數據來看,內地資金是流入港股的力量來源之一。近15個交易日,滬深兩地向香港的合計資金流向全部為凈流入,平均每個交易日的流入規模為17.91億元。
Wind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近1個月以來,最受內地資金追捧的港股包括匯豐控股、工商銀行(01398.HK)、新華保險(601336,股吧)(01336.HK)、融創中國(01918.HK)、騰訊控股、中國平安(02318.HK)、萬科企業(02202.HK)、廣汽集團(601238,股吧)(02238.HK)、中國太保(601601,股吧)(02601.HK)、新城發展控股(01030.HK)。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投資港股的公募基金數量在最近1年以來攀升明顯。供給端產品的不斷推出,可以折射出需求端的殷切。Wind數據統計顯示,市場上已經有111只基金,其中35只是股票型基金,71只是混合型基金,總發行規模已經突破8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