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電商帶動的增長,和經營成本上漲。
17 財年上半年業績符合預期,毛利率改善和融資成本下降被高于預期的運營成本抵消掉。李寧(2331 HK)的 17 財年上半年銷售/凈利潤分別有 11%/ 67%的增長,符合預期,市場預期 17 財年全年盈利增長為 55%。首先 1) 毛利率的改善比市場預期要好,按年增長 1 個百分點至 47.7%,不僅受惠于更好的產品組合(新/舊產品占總銷售的 78%/ 22%)和渠道組合(電商/直接零售,的毛利率為 60%/50%以上),還有新產品折扣減少約 1 個百分點,以及 2) 可轉換債券轉換而導致的融資成本下降,卻被 3) 高于預期的運營成本(人工成本上升 21.8%,折舊及攤銷增加 18%,租金成本上漲 9.5%)抵銷掉。
電商銷售的飛快增長一定程度緩解了增長緩慢的線下(批發+零售)業務,17財年 2 季度的同店增速有大幅改善,18 財年的 1 季度訂貨會增速亦有加快。電
商銷售在 17 財年上半年增長達 58.7%(快于公司 17 財年 40%以上增長目標),占總銷售額的 18.2%(中期目標可以接近 30%),一定程度緩解了增長乏力的線下業務,批發業務上半年增長 3.3%(17 財年公司目標為低單位數),直接零售業務側上漲 5.2%(略低于 17 財年的高單位數目標),17 財年上半年,線下和線上線下合計的零售流水增長率分別為 4%和 9%。我們亦看到,與 1 季度的零增長相比,第二季度集團整體的同店銷售增長回復到高單位數,這與寶勝(3813 HK)的同店銷售增長(2 季度為 5.6%,1 季度為 1.9%) 相符, 18 財年的 1 季度訂貨會增長亦從上季的中單位數增長加快到高單位數,緩解了投資者對體育用品行業增長減速的憂慮。
未來發展會從門店擴張轉移到門店效益,增加品牌投資令人工成本上漲或會成為潛在擔憂。提高門店效益會是今后的重點,經歷了兩年的快速開店,15年(增加 9%)和 16 年(增加 5%),公司宣布在 17 財年開始,會凈關店約 100 到 200 家門店(包括關閉約 200 家至 300 家低效率李寧店,新增 100 家李寧品牌的兒童店, 但我們認為這不是一個擔心,因為 1)盡管銷售會因關店有所下滑,但很可能會削減虧損的商店而對利潤有所提升,2)公司會關閉小型店而轉門大型店,所以總銷售面積下降會較少 3)從長遠來看,線下的網絡擴張將變得不那么重要,因為增長引擎已經轉移到電商渠道。另一方面,經營成本上漲或會成為潛在擔憂。我們認為,經過兩年嚴格的成本控制,李寧從今年已經重新開始投資更多去發展品牌,并通過聘請更多的人才來提升設計能力,在香港成立了的新的南方設計團隊,和原來北方的設計團隊對產品作進一步的區域差異化,以應付新品牌(Danskin,李寧 Young 和 Kids 和彈簧標)以及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的需求,所以令人工成本由 16 財年上半年銷售額的 9.8%上升至 17 財年上半年的 10.7%,令經營成本繼續保持在 43.1%,與上年同期的43.3%相約,盡管廣告費用其實有所下降,由 12.1%下降至去年同期的11.3%。如果人工成本的保持在雙位數的增長,我們認為 18 財年的市場預期利潤有下降的風險。
市場預計 18 財年基本面會進一步改善,但現價估值并不便宜。市場目前預期公司的利潤在 17/18 財年會進一步上升 55/45%,目前的估值為 25 倍 17 財年市盈率和 17.6 倍 18 財年的市盈率,與安踏(2020 HK)的 18.7 倍的 17 財年市盈率相比折讓約 6%,估值并不便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