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恒指上半年跌3.22%,徘徊于牛熊分界線之下。
香港《文匯報》援引市場人士分析,美國收水、中國的去杠桿和貿易戰發展3 個因素,將左右大盤能否從熊市逃生。
〈貿易戰發展〉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馬磊表示,中美間的緊張態勢,肯定對市場及投資者情緒,造成廣泛的負面影響,繼而拖累企業下半年的盈利預期,再加上去年下半年的對比基數普遍偏高,為今年下半年的企業增長帶來壓力。
富達國際固定收益基金經理黃勵慂認為,美國向中國開征500億美元的關稅措施,其實對中國生產總值增長的影響低于0.2%,他認為近期市況的波動,是由投資者情緒所帶動,而非單純出于經濟因素。
信安環球投資組合策略基金經理陳廣泰指出,若從亞洲股票的角度來看,港股是過去12 至18 個月的大贏家,這次貿易戰等消息引致股市大跌,但其實暫未見到大規模的恐慌性拋售。更重要是目前港股估值不算昂貴,企業盈利不錯,意味股價的跌幅不會太大,下半年將會觸發重新估值。
〈中國去杠桿〉
施羅德投資亞洲(日本除外) 股票副主管兼大中華股票主管盧偉良表示,中國債務龐大,金融體系的資產總值占中國生產總值的比例,由2008 年時的248%,增至2016 年6 月底的441%,中國已清楚認識到問題,中央近幾年專注「去杠桿」,不單「供給側」改革取得巨大進展,但也使內地的流動性收緊。在此大環境下,市場料會繼續波動。
貝萊德的投資報告也指出,亞洲區經濟的基本因素仍然穩健,企業盈利表現亮麗,但股市卻下挫,主要因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拖累投資氣氛、美元走強,以及中國去杠桿化的步伐較市場預期快。
〈美國收水〉
自2016年12月以來,美國已升息7次,預期升息將會陸續有來,加上美國聯準會(Fed)今年內會「縮表」約4000億美元,使美息及美匯齊升,為新興市場加添壓力。貝萊德建議投資者,下半年增持金融、材料、工業及能源股,認為這些板塊的估值仍然偏低,未有反映實物商品價格已大幅回升等有利因素。
全球資金趨緊,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兼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聲揚認為,過去10年來,當美元強勢,港股肯定疲弱,故由年初至今,港股表現也欠佳。目前現時大市回調只是回復至正常估值水平,預料恒指下半年于28000點至32000點間上落,星展維持給予今年恒指目標價33000點。
為減輕貿易戰影響,建議投資標的轉向純中資內需股份,如蒙牛( 2319-HK )、青啤( 0168-HK )、潤啤( 0291-HK ),以及醫療、教育板塊、落后內險股等。避開航運股及出口股。
《香港經日報》引述外資及基金界對港股下半年的看法,認為目前投資宜繼續審慎,但大盤近日呈現超賣現象,預料本周復市會有技術性反彈,挑戰250 日線(29322 點)。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港股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