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美國在全球具有強大影響力,且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企業因此深受其利。
近年來中國崛起,成為許多跨國企業的重要市場,專家指出,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情況下,美國科技業恐面臨極大風險。
谷歌(Google)
谷歌在2010 年時,因抗議內容審查規定而撤出的中國市場,2 日則有消息傳出,該公司正在測試一款符合中國控管的搜尋引擎,但中國相關部門已澄清,有關谷歌計畫重返中國市場的傳聞并不屬實。
不管谷歌重返中國市場與否,中國的網路市場已變得不容忽視,起碼以用戶數來說,為全球最大的。
Alphabet 股價日線走勢圖
美國企業欲在未進入中國市場的狀況下,仍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將是很艱難的任務,但在美中關系緊張之下,美企開發中國市場亦變得更困難。
蘋果(Apple)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 被問及對貿易戰看法時,他認為美國和中國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相互關系」,所以最終雙方應該會和解。
iPhone 在中國的銷售,對蘋果來說至關重要,約占該公司營收18%,而中國若進行反擊,將會對蘋果造成沖擊。另一方面,盡管iPhone 和MacBook 并沒有在關稅清單內,但是該公司的智慧型手表和音響則是受到影響。
除了貿易戰之外,蘋果面臨來自華為與小米的強勁挑戰,華為在第2季正式超越蘋果,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商,三星則仍為龍頭。
特斯拉(Tesla)
中國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去年占特斯拉總銷售17%,而北京當局欲針對美國進口車輛課征40% 高額關稅,使特斯拉身陷兩難,希望能不傷害公司利潤但亦不失去中國市場。特斯拉開始朝建立全球生產平臺前進,將在上海建立一個全資電池和車輛組裝廠。
工業股/ 機械股
中美貿易戰的緊張局勢,以及不如預期的營收,使工業股表現不佳,SPDR 工業指數基金今年表現不如大盤,下滑0.3%。
但Melius Research 的分析師Rob Wertheimer 認為,不管會不會全面爆發貿易戰,工業股現在都處于便宜的水平,將工業產業評級上調至正向(Positive)。他特別看好Caterpillar、United Rentals 與Stanley Black & De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