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和非必須消費品類股一直免于受到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沖擊,但如果美國對中國商品的新一輪征稅生效,這些走勢良好的板塊也可能跌落下來。
2018年4月10日,美國紐約,紐交所內交易員的工作場景。
美中已對彼此價值500億美元商品互征關稅。白宮已提議再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包括家具,手包和一些電腦零件。
美國總統特朗普已表示,準備再對2,67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相當于美國進口的所有中國商品都被加稅。
與前幾輪加征關稅不同的是,消費產品也將納入征稅范圍,之前主要受到影響的則是工業板塊。波音(Boeing)(BA.N)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CAT.N)等公司的股價隨著貿易相關情緒起起落落。
周三,特朗普政府稱邀請中國官員重啟貿易談判,中方表示歡迎。該消息提振美股上揚,但樂觀情緒可能正在消退。
“整體而言,投資者過早對形式好轉的跡象做出過于積極的反應,”紐約景順(Invesco)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稱。“我預計(特朗普)政府不會讓步。”
科技和非必須消費品板塊的公司開始拉響警笛。以微軟(Microsoft) (MSFT.O)、亞馬遜(AMZN.O)、沃爾瑪(Wal-Mart)(WMT.N)和美泰兒(Mattel)(MAT.O)為代表的諸多美國業內企業已經表示反對新關稅。
甚至連蘋果(AAPL.O)都警告稱,提議中的關稅可能影響其幾款產品,包括Apple Watch手表和AirPods耳機,不過沒有提到iPhone。蘋果的股票對標普500指數.SPX漲勢做出很大的貢獻。
部分在貿易問題的影響下,科技股在9月有了困頓的開局表現。截至周四收盤,標普500科技板塊本月下跌了1.2%,標普500指數則上漲0.1%。標普500非必須消費品類股漲0.2%,不足工業類股2%漲勢的十分之一。
“下一輪貿易舉措升級確實影響到市場領導格局,”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投資和組合策略主管Lisa Shalett稱。
Shalett稱,企業預計貿易局勢升級而囤積庫存,這可能隨后對供應鏈帶來負面效應。囤積庫存已經壓低半導體行業的定價。截至周四收盤,9月費城SE半導體指數已下跌2.8%。
消費者導向的企業應對關稅問題有些兩難。打價格戰的沃爾瑪等業者可能不得不吸收關稅成本,這將侵蝕他們的獲利。但對于像蘋果等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業者而言,這有可能削弱其產品的需求。
景順的Hooper以洗衣機為例。鋼鋁關稅導致惠而浦(Whirlpool) (WHR.N)提高家電產品價格,第二季獲利隨之大降。
誠然,比起一套洗衣機-干衣機,消費電子產品要醒目得多。亞特蘭大SunTrust Advisory Services股票分析師Scott Yuschak稱,美國科技企業可能把中國產零部件直接運到其他國家進行組裝,然后把制成品進口到美國,以規避部分關稅。下一輪關稅目標清單中沒有包括手機等產品。
有這些緩解的因素,很多投資者不愿大幅調整投資組合,不過摩根士丹利的Shalett建議轉持防御類股。
波士頓Ameriprise Financial首席市場分析師David Joy稱,很多人可能等待第三季財報,以獲得貿易問題沖擊的更多細節。
不過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跡象,可能很快令標普的領先板塊面臨危險。最后一輪加稅可能包含從中國進口的消費電子產品。一些市場觀察人士擔心,中國無法在關稅上對美國采取對等的反制措施,恐將以限制美國企業在中國出售產品做為回應。
“觀察科技業的普遍狀況,目前沒有太大的影響,”亞特蘭大Synovus Trust Company投資經理Daniel Morgan稱。“但如果iPhone也被納入課稅,那么將改變整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