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時健走了。
3月5日下午,一則簡短的消息全網推送:原云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和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褚橙創始人褚時健于3月5日中午在玉溪市人民醫院去世。在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會不會又是訛傳”?畢竟褚老“被去世”已經很多次,但是這一次最終消息被其近親證實。
在提到褚時健,都會想到他那標志性的滿頭白發,以及笑意盈盈的臉,同時嘴里還能感受到一絲酸酸甜甜的味道,那可能就是“褚橙”的味道。
貓哥曾想過,苦難到底能把人塑造成一個什么樣子?大概就是我們見到的褚時健的樣子。
01動蕩中的苦難
1928年,褚時健出生在云南玉溪。
少年時,卻恰逢動蕩不安、山河破碎的年代,國家的命運尚未得知,個人的命運更是無從把握,褚家還算優越的生活條件隨著父親的去世一去不復返,作為長子的褚時健幫助母親擔起了養家糊口的責任,而此時的褚時健也不過是一個15歲的少年而已。
“小小少年,很多煩惱”。
比如在成為家里頂梁柱的同時,他也放棄了學業,這對于鄉下孩子來講,無疑是放棄了一個走出去的機會。褚時健在西南聯大讀書的堂兄并不想讓他就這么斷送了自己的前程,通情達理的母親對此也很是支持。
一年后,褚時健走出了大山,去了省城昆明繼續學業。
他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1955年,27歲的褚時健已經當上了當時玉溪地區行署人事科長。
但是在1955年的時候,全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肅反運動,當時,人事科長褚時健是“深挖美蔣特務”專案組組長,專門接收各種舉報。其中一封舉報信針對一位名叫羅載興的醫生,說她曾給一個美國特務組織負責人當過牧師,但是褚時健審查過她的材料并親自審問,讓她寫了一份材料后,就放走了。
肅反之后就是“反右運動”,褚時健仍是當時的工作組組長,但是他的進度很慢,當別人的指標已經到了15%的時候,他才剛剛開始,指標完不成,不是右派就是同情右派,然后他這個反右工作組組長自己就被打成了右派,被發配到了農場進行勞動改造。
改造期間,他感染重疾,救他的醫生正是被他在肅反中放掉的醫生羅載興。
1963年,“右派褚時健”被調到了一個虧損嚴重的糖廠,但是在褚時健的經營下,糖廠在一年后扭虧為盈了,“被仕途耽誤的經營才能”開始顯露出來了。
但是很遺憾,“反右”之后還有“文革”,褚時健在一家家糖廠之間輾轉,“你批斗你的,我經營我的”,“右派”的帽子陸陸續續戴了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