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用煤淡季到來,下游觀望情緒濃厚,沿海地區電廠拉運積極性有所下降;到港拉煤船舶減少,北方港口庫存不斷回升,海運費和煤價繼續下滑。截止5月10日,秦皇島至上海4-5萬噸船舶海運費降到23元/噸,較5月初下跌了0.8元/噸。與此同時,市場煤價格也出現下跌,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價格由5月初的630元/噸下跌至610元/噸。
一是國家宏觀經濟持續向好,各項指標明顯上升,工業運行狀況保持良好。進入五月份,盡管下游需求有所減弱,但沿海電廠日耗下降的并不明顯。五月上旬,沿海六大電廠日均耗煤為59.1萬噸,環比上個月減少了6.1萬噸。
二是國家在不斷加大優質產能的釋放力度,上游煤企產能釋放加快,山西煤炭庫存增加,坑口價格出現下跌。而內蒙地區環保、安全檢查還在持續,但整體產量正常。在淡季需求偏弱,港口煤價持續下滑的影響下,產煤地區坑口煤價也出現下跌。
三是內貿煤炭尤其市場煤價格處于下跌態勢,電廠“買漲不買落”,不急于大量拉煤補庫,而是等待時機再出手。本月,用戶對內貿煤炭拉運積極性下降,并增加部分進口煤炭,沿海電廠存煤可用天數保持在19天。
四是煤電雙方簽訂的年度長協煤炭價格相對低廉,更受用戶青睞;而市場煤在港口出現滯銷。由于價格倒掛,大部分貿易商和中小煤企已經停止了發運,下水煤買賣雙方主要為大型煤電企業。
五是在煤炭需求不振的情況下,主力煤企繼續下調月度長協價格和現貨煤交易價格,而市場戶也在下調煤價。尤其,天津港(12.93 +3.52%,買入)汽運煤場地清場,大量低價煤炭進入市場,遏制了煤價反彈。秦皇島港、曹妃甸港,貿易商擔心高買低賣,拉運并不積極,促使煤價繼續下跌。
六是大秦線和朔黃線運輸恢復正常后,運輸瓶頸逐漸被打破,進車數量大幅增加尤其主力煤企發運和銷售數量增加,在需求走弱的情況下,環渤海發煤港口庫存出現快速增加。
七是已經進入雨季,水電發力開始顯現,清潔能源對煤炭市場的沖擊開始出現。在南方雨水逐漸增多,水電即將發力之際,用戶不急于大量拉運煤炭,而是更多的依賴“西電東送”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