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他在競選總統期間已經拋出“美國優先”的宗旨,其政策的立足點也是“一切以美國利益為主”。在能源板塊,特朗普為了振興美國能源行業,頂住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毅然決定退出《巴黎協議》,他的商人本質盡顯無遺。
事實上,特朗普的能源大計包括兩步,先是“能源獨立”,隨后則是“能源擴張”。雖然特朗普早已成為眾怨之的,在為美國能源行業謀利益的道路上煽起了不少環保人士的怒火,也招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抨擊,但他至今尚未改途易轍,依然堅持推行其能源大計。那么,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他對美國能源格局帶來哪些影響?
煤炭產量、礦工數量上升

特朗普于今年2月簽署了有關河川保護法(Stream Protection Rule)的法案,取消河川保護法不合理且傷及煤炭業發展的部分規定。此舉撤銷對新建燃煤電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允許生產商在聯邦土地進行煤礦開采。如上圖所示,自去年年底以來,美國煤炭礦業工人就業規模明顯擴大,目前已經超過5.5萬人,而美國煤炭產量增勢也略有抬頭,保持在1400萬美噸/周上方。
原油產量、出口量暴漲

原油可謂今年上半年表現最為糟糕的資產,其中布油半年跌幅料創20年來最大,有望成功將“金酸莓獎”收入囊中。在國際油價這波暴跌的背后,卯足全力增產的美油生產商無疑是一大“元兇”,而他們則受益于特朗普的能源政策。
具體來看,美國原油今年上半年的增產速度達到2015年4月以來最快;而出口量也持續上漲,6月2日當周的美國原油出口量更是攀至130萬桶/日,創史上第三高的單周紀錄。另外,在原油輸送板塊,特朗普執政團隊已經為達科他州輸油管的開通掃清了障礙,并在隨后批準了Keystone XL輸油管的建設。
天然氣出口范圍擴大
今年上半年,在謝尼埃能源公司Sabine Pass天然氣出口終端的幫助下,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量攀至歷史高位,出口范圍迅速擴大。可以看出,亞洲是美國天然氣出口的最重要目的地,而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則居次。雖然美國正在運營的天然氣出口終端僅有一個——Sabine Pass出口終端,但目前有4個出口終端在建,13個天然氣出口終端建設項目尚待批準。由此看來,美國天然氣出口設施有望不斷完善,美國天然氣出口能力也料將逐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把天然氣出口視為一項貿易政策工具,支持對中國和亞洲其它地區出口天然氣,以創造就業并減少美國貿易赤字,而不會像他的前任奧巴馬那樣,僅僅把液化天然氣作為一種針對俄羅斯等國的地緣政治武器。最近幾周,美國能源部長佩里強調稱,特朗普政府愿意幫助美國液化天然氣尋找中國買家。
可再生能源頂住壓力維持增勢

在特朗普的能源政策下,美國化石能源開發有如神助,人們也許認為可再生能源的市場份額會被蠶食,并因而放緩生產步伐。不過,如上圖所示,美國可再生能源生產不但尚未遭受打壓,今年3月份美國風能、太陽能在總供電量的占比反而攀升至10%,為近10年來首次。
總而言之,從近期的情況來看,特朗普的能源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煤炭、原油和天然氣行業的發展。而可再生能源供應則打破市場的預期,在諸多壓力下依然錄得增加。不過,盡管美國煤炭產量顯露復蘇的跡象,但仍遠低于幾年前的水平。另外,隨著原油陷入熊市,美國原油增產勢頭接下來或受到抑制。因此,特朗普在施行其能源大計的道路上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