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到了驗收七月份戰果的時刻,而在近年來的原油市場上,七月是個令人沮喪的月份。在2014年―2016年的三年中,國際油價逢七月即下跌。甚至有投資者采取逢七賣空策略博取風險收益。
截至目前,原油在7月以來的成績也并無驚喜。昨日,NYMEX原油期貨主力合約7月份以來下跌1.36%,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跌1.92%。在本月的最后交易周,原油會否繼續在“七月魔咒”中沉淪?原油的“七月魔咒”背后有何玄機?
原油走在“七月下跌”的路上
自2月底以來,原油便停止了緩慢的上升步伐,向底部試探。3―6月份,國際油價連續四個月月線收陰。其中,美國原油及布倫特原油主力分別累計下跌15.5%、15.2%。
截至目前,國際油價仍走在第五個“下跌月”的路上。
“進入3月以后,油價進入震蕩下跌通道。背后的邏輯主要是油價的上漲驅動了北美頁巖油產出不斷回升,同時OPEC中利比亞、尼日利亞等豁免限產國產出明顯增長,兩者疊加使得原油供應縮減遠低于預期。另一方面,原油庫存尤其是美國庫存長時間處于高位,在供需預期驅動下油價重心逐步下移。”西南期貨產業研究組組長余永俊表示,今年年初國際原油呈橫盤整理走勢,1-2月布倫特圍繞57美元上下窄幅震蕩,由于OPEC減產預期和整體大宗商品氛圍較強,使得油價較難下跌;此外,美國頁巖油出現回升跡象使得市場對于未來油價回升帶來的原油產出增加的擔憂較為明顯。
金石期貨投資咨詢部主管黃李強解釋認為,今年以來,供需面是主導今年以來原油大幅震蕩的核心原因,由于供大于求,市場將原油再平衡的希望寄托在OPEC減產之上。因此OPEC對于減產的消息就成為上半年左右原油價格最主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全球原油的實際供需情況以及美元的走勢等諸多因素都對油價產生了影響。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