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房就多買兩套”有多大的可能性?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樓市:這次真的不一樣”上勸大家:買不起房你就多買兩套!不然以后你更加買不起。借錢也得買啊。他表示,如果你覺得現在房價很貴,如果現在能買,有這個實力買,就抓緊時間買。因為如果你嫌貴,十年以后更買不起。
我不能說管清友老師的觀點有什么錯,他這樣的講,可以說是完全站在普通居民的角度看問題的,也是依據這些年來房地產市場的實際情況表達的自己的觀點。能夠直言不諱地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應當說,還是值得欣賞的。關鍵就在于,這種觀點是否在現實生活中可行,能否象管院長所言去做。
筆者對管院長觀點的評價是:有道理、有依據、有經驗、有教訓,但缺乏現實條件支撐。 有道理,就是在貨幣嚴重超發,通貨膨脹壓力很大,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剛性需求依然很大,炒房內在沖動依然很強烈的大背景下,房價上漲也可能仍然是大概率事件。所不同的是,漲價的幅度可能很難現象有過去那么大。比較現實的情況是,房價上漲應當能夠跑的過物價。也就是說,買房還是能夠防通脹的。 有依據,那是因為樓市要從調控轉向市場自我調節,特別是建立真正管用的長效管理機制,還需要一個過程,且這個過程決不會一兩年,而極有可能是三五年,甚至更長。恰恰是這個過程,可能會給投資者、炒房者留下很大的空間,從而引發會房價的波動。房價只要存在波動,就必然會給投資者、尤其是炒房者機會。 有經驗,則是從2003年房地產市場放開到現在,不知有多少“膽大者”發了買房的財,成為炒房、投資房發財一族。當然,這里面到底存在多少不可見光的東西,又有多少腐敗問題,一個個的案例已經給了很好的說明。房姐、房叔,甚至房奶房爺,反正有多套房者不計其數。即便不是炒房,那些敢于向房子投資者,也都投成了高凈值者。
有教訓,當然是指那些原本有一定條件可以多買幾套房,卻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放在銀行貶值的人,是那些沒有膽量貸款購房的人。與那些膽大的人相比,當然是教訓了。只是,即便放到現在,不敢的人還是不敢,膽大的人依然膽大。 所以說沒有現實條件支撐,是因為縱然看到未來房價會漲,也想多買幾套房子,可是,錢從哪來?借,誰能借這么多錢給你,且不知到何時才能償還。背一身的債,估計沒有多少中國人愿意這樣做;貸,一個平民百姓,銀行會貸給他們嗎?總不至于借高利貸買房投資吧。所以,有買房的心,無買房的力。一套勉強,幾套妄想。現實就是如此,沒有趕上上一輪買房和炒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人家發財、看著人家手中有多套房。(作者:譚浩俊來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