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電商沖擊了實體店,而現在新零售正在沖擊純電商。就像第一次技術革命影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影響了二戰,我們現在正處于第三次技術革命,這次是思想的解放。通過新技術的應用,線上電商得到線下服務的鞏固,線下商店得到線上渠道的拓展,實體店成為節點為線上和線下同時服務。
馬云提出的新零售的概念受到業界的強烈關注,而便利店大會上的提出的新方向——“全渠道服務”也正是“新零售”的衍生詞,指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時代零售商通過各種渠道與顧客互動,將各種不同的渠道整合成“全渠道”的一體化無縫式體驗。兩者的宗旨都是為顧客提供更好的一體化無縫購物體驗。
例如,國際電商巨頭 Amazon 在2016年12月推出的 Amazon Go 智能商店:利用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無線射頻識別、圖像分析和感測融合等技術,使顧客可在線下商店進行自由購物。同時打通線上線下的訂單、庫存、支付系統,使得商店也可為區域范圍內的線上用戶,提供智能配送服務。
電商巨頭激烈布局便利店,搶占線下客源
近幾年隨著電商巨頭線上銷售增長面臨瓶頸,巨頭紛紛將目光投向線下市場,便利店是線下客源的主要入口。電商巨頭強勢進入便利店行業勢必會帶來更多的革新和關注點。
阿里巴巴在2014年年底推出了“千縣萬村計劃”,計劃用3到5年的時間投入100億元,開設10萬家農村淘寶。去年12月底,阿里巴巴旗下B2B分銷平臺“零售通”對外宣布當月動銷商店數量突破10萬家,以81%的增長創造歷史新高。阿里巴巴副總裁林小海表示, “我們的目標是三年覆蓋100萬家零售商店。”
而另一邊,京東也在2015年12月宣布成立新通路事業部。2017年4月京東發布百萬便利店計劃、目標五年內開100萬家,其中約50%在農村。此外,京東還有一個線下線上融合的項目,目前處于保密狀態。
新的模式正在誕生,怎樣在“全渠道服務”的新行業規則下一馬當先?其實不論時代怎么變,所有的營銷與商業的核心都是圍繞著顧客的需求,誰能更大價值滿足顧客需求,誰就是未來的贏家。
純電商之所以正在經歷被淘汰,就是因為雖然給顧客帶來了價格優惠的產品,但是缺陷也是本質存在的,即缺少顧客在購買產品中的真實體驗感。比如某些人群,他們出去逛街,需要在超市購物,商城購物時的體驗感,在現場消費時的一種愉悅心情。而這個時候,他又需要網絡購物時的一種方便快捷,以及優惠的價格。那么在這種時候,兩者的相互結合,就構成了一種“全渠道服務”的新時代!將兩者結合起來才是未來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