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消費升級已成了當前整個零售行業面臨的挑戰。繼亞馬遜推出內測版Amazon Go 之后,阿里巴巴、娃哈哈、繽果盒子等多家企業紛紛布局“無人零售店”,無人零售被廣泛看好。然而,無人零售店的推出,并未使得商品更便宜,這是為什么呢?
8月14日消息,在京城第一家“無人零售店”,抽測的10種商品全部比永輝大賣場要貴,即便和人工成本高昂的便利店相比,部分商品在價格上也沒有優勢。而且,商品支持掃碼付款, 暫不支持退換貨。
據報道,這家位于北京海淀的無人零售店——怡食盒子(EAT BOX),以進口食品為主,貨架擺設比普通便利商店更擁擠,但商品陳列方式與一般便利商店沒有太大區別。這款無人便利店優勢是可以放在寫字樓內等更狹小的區域。無人便利店占地面積小,采取低成本運營的模式,商品統一組織發貨,人工支出少,因此成本僅相當于傳統便利店的五分之一。比方說20平方米的怡食盒子售賣的產品數量相當于一家50平方米的傳統便利店,但其運營成本相比較要低40%。這部分省去的費用主要集中在人力成本上。它每天有2000元至3000元的銷售額。
“無人零售店”房租和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了,但并沒有讓利給顧客。這么貴的價格,不僅大伯大媽不會來,就是新潮人士,除了趕趟時髦外,很難說會常來光顧。畢竟,價格就是真金白銀啊。所以很多人懷疑,“無人零售店”的模式能否持久。
節省的費用為何沒有使商品價格更便宜?
首先,按照目前的技術來講,無人零售店的運營成本其實非常高。業內專家指出,無人零售店離不開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物聯網、移動支付等技術的發展。雖然不再需要人工駐店,無需人工結賬,節約人工成本。但是,自助收銀等設備昂貴,一臺既可以掃描一般商品,又可以掃描二維碼做各種營銷,支持各種讀卡器,指紋識別機器的自助收銀設備動輒幾十萬元,這還不包括實施二次開發、維護及損耗等費用。另外需要專業技術人才進行監督、商品管理及后臺維護,技術成本增加。這些自然導致商品價格過高,所以在降低總體成本方面的優勢在短期內不會很明顯。
其次,進“無人零售店”消費的目標用戶人群畢竟目前還是比較狹窄,對自助操作設備陌生的人自然對“無人零售店”望而卻步,所以目標消費人群主要還是集中在白領身上。既然消費人群狹窄,消費總量不大,那么勢必就要在商品利潤率上下功夫。就如怡食盒子所公布的數據,該店一日的營業額達到1500元就可以盈利,這說明它的利潤率勢必定的比較高。這也是“無人零售店”商品價格高企的另一原因。
結束語:無人零售店里的商品定價上并不會因為無人而降低,而是會根據用戶畫像來制定商品的價格體系。便利店商品不可能通過單一店的場租、前期成本投入來定價商品的,無人便利店的實質優惠是——通過技術手段讓便利店消費更便捷了,通過數據采集和歸類分析,對客群需要的商品更精準地進行投放,無人值守便利店還可以通過一個純自在的環境讓人們在購物時可以自由選擇中意的產品而不受打擾,這些服務的升級才是新事物存在的價值,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商品價格便宜。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