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今天上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新規,新規的發布標志著我國互聯網監管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將進一步得到凈化。
8月25日上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規定共十三條,對用戶真實身份登記、個人信息保護、違法信息處置、用戶行為規范、網站主體責任、屬地管理責任、社會監督和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該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規定提出網站要建立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
規定明確要求,網站要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提供彈幕服務的網站要在同一平臺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定期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開展信用評估,建立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
國家為什么會再此時出臺新規?
出臺專門規范跟帖評論服務的管理規定,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適應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需要。今年正式實施的《網絡安全法》,是網絡安全的基本法,對網絡信息安全提出了明確要求。跟帖評論作為網絡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嚴格依照《網絡安全法》的規定,設定相關制度。
二是適應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范化的需要。跟帖評論服務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網絡生活,但同時也出現了傳播網絡謠言、散布污言穢語、發布違法違規信息等不良現象,擾亂信息傳播秩序,破壞網絡輿論生態,需要依法加強治理。
三是適應促進跟帖評論服務健康發展的需要。跟帖評論服務已經成為各類傳播平臺的“標配”,新形式新功能不斷涌現,日益成為廣大網民互動交流、表達意見、輿論監督的重要方式,需要依法促其健康有序發展。
網絡跟帖評論實名制是否回限制言論自由呢?
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針對的是用戶公開發布的信息,而不是個人通信信息,不會損害個人隱私;要求處置的是違法信息,也不存在妨礙言論自由問題。
伴隨著新規的發布,互聯網將得到進一步的凈化。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