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優惠政策帶來了什么成效呢?
降成本激發小微企業新活力
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減稅政策為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勁。這其中,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體現了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稅收優惠政策對小微企業來說,除了直接減稅效應,還能帶來進一步增加就業等社會效應。
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稅收優惠政策減稅超過1200億元。全國新登記企業451萬戶,同比增長12.5%,日均新登記企業1.65萬戶。
助力科技創新駛入“快車道”
今年前三季度,稅務部門支持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減稅超過2200億元,同比增長約50%,有力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面營改增減稅效應持續釋放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財稅改革的重頭戲,減稅效應持續釋放。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累計減稅10639億元,其中,2016年5-12月減稅4889億元,今年1-9月減稅5750億元。
營改增其意義不止是減稅,更有力地促進了產業分工優化,拉長產業鏈,帶動制造業升級和服務業發展。
據統計,在營改增拉長產業鏈、擴大稅基的作用下,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四大行業營改增納稅人月均增加20.7萬戶,明顯高于2016年的月均增加8.4萬戶。
減稅換來群眾實打實“獲得感”
從7月1日起,我國將增值稅稅率由4檔減至3檔,取消了13%的稅率,將農產品、化肥、天然氣、自來水和居民用煤等直接關乎民生福祉的生活必需品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簡并稅率政策,用稅收“減法”去換民生的“加法”。
由于稅率下降,江蘇常州新奧燃氣發展公司對非居民氣價進行了下調,從今年9月1日起,每立方米天然氣從3.37元下降到3.25元。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產業扶貧,稅務部門正通過落實一系列稅收扶持措施,加速稅收扶貧政策落地。
今年前三季度,支持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減稅規模繼續擴大,減稅約790億元。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