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你們笑我太山寨,我笑你們看不穿。四年來在全球開了2400家店,業績一路飄紅。在傳統零售遭電商沖擊,消費者也質疑它“山寨”的處境下,名創優品究竟是如何“創優”的?
四年前,湖北人葉國富與日本青年設計師三宅順也在日本創辦了“名創優品”這家平價百貨品牌。
很難想像,短短幾年,這個年輕品牌的全球開店數量已達2400家,去年營收達15億美元。單在武漢,門店已超過30家。
不過,一面是業績飄紅,一面也遭受大量質疑:其一,作為日本品牌卻頗具“中國基因”;其二,商標、店鋪風格、商品設計方面有抄襲某些大牌的嫌疑。
對此,葉國富拋出了“借船出海”的思路。“一個新生的內地品牌,現在要走出去,真的很難。如果我們能把國外管理理念、品牌的船‘借進來’,搭載上國內一流制造商,不也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一條有效途徑嗎?”
而且,葉國富并不認為品牌方面的運作手法是企業成功的核心秘訣。“我們真正核心競爭力來自水面下‘看不見’的96%,包括整合一流供應商的能力、現代化的倉儲物流體系和供需管理系統。”葉國富說。
湖北人玩轉“日本店”
28歲的徐潔是武漢一家外貿公司高管,長期在日本出差。2016年年初,在日本東京的一條購物街上,她首次注意到了一家面積60多平方米的名創優品店鋪。她的第一反應是“中國店子居然開到了日本”。
“產品接近低配版的‘無印良品’,都是出售日常生活用品,普遍為簡約的日式風格,價格換算人民幣后,大都在49元以下。”徐潔說。
從官網介紹看,名創優品有生活百貨、創意家居、健康美容、飾品、文體禮品、季節性產品、精品包飾、數碼配件等。盡管對其性價比和質量頗為認可,但徐潔表示,日本有很多同類型的平價商店。與之相比,名創優品并無太大優勢。
不過,當時徐潔所不知的是,名創優品并非“中國店子”。這一品牌由葉國富創立于日本,而且正是源起于平價商店這一業態。
1977年10月,葉國富出生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鎮雙龍堰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里。高中畢業后他只身來到廣東,開始異鄉打拼,從業務員做起。
2004年,葉國富創立飾品品牌“哎呀呀”,2011年時全國開店數量已超過3000家。但隨著互聯網的沖擊,他的生意也遭遇了瓶頸。
在出國考察、學習發達國家零售業先進經驗的過程中,葉國富被日本的平價商店深深吸引。
作為一名商務人士,徐潔并未將平價商店與國內情況聯系在一起。但葉國富立馬想到,該業態在中國會有巨大發展空間。
其一,即便在網購發達的中國,平價商店生活小百貨的定位也有特殊優勢。
試想,如果顧客要買把雨傘或一個粉底,網購不僅太慢,運費可能比商品還貴,去超市則要排很長的隊。去平價商店,可能是最優選擇。
其二,國內也有定位雷同的“十元店”,但大都裝修簡陋、款式花哨。而日本平價商店往往開在繁華地帶,動輒數百平米,產品風格統一,質量也有保障。
其三,平價商店群體主要是白領和大學生,以女性居多。這類人群極具潛力,符合未來消費升級的趨勢。
最重要的是,葉國富還發現日本平價商店產品絕大部分在中國生產。有些平價商店中,中國制造的比例甚至占產品數量的80%以上。這讓葉國富頗為驚訝。
“既然中國可以制造這么好的產品,那為什么不賣給中國人?”葉國富稍一思考便得出答案,“正是因為缺少了一個好平臺、好品牌。”
機緣巧合下,2013年,葉國富和三宅順也結識,并在日本創立名創優品,核心理念便是結合中國的制造能力和日本的設計能力打造一個零售網絡。
其中,三宅順也負責品牌、產品設計和日本區域運營,葉國富則負責中國供應鏈整合和中國公司——名創優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運營。
不過,就如徐潔直觀感受到的,相比國內,日本平價商店競爭激烈,消費者有太多品種可以挑選。因此名創優品在日本店鋪數量不多,門店面積也不大。
但這并不重要,因為名創優品的主戰場在中國。
2013年11月1號,名創優品第一家店在廣州市花都區開業,第一天營收1.4萬元,第二天1.6萬元,第三天便達到2萬元。
至今為止,名創優品在全球已有2400多家門店,其中中國門店數超過1800家。大部分國內門店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門面寬度在8米左右。
以日本為策源地,以中國為試驗場,名創優品已相繼進入迪拜、新加坡、尼泊爾、菲律賓、馬來西亞、土耳其、澳大利亞等國。
如今,葉國富也在家鄉進行了大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