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餓了么拿到金沙江創投A輪100萬美元。拿到融資后,餓了么開始進行擴張,覆蓋全上海高校后,又進入杭州、北京的高校市場。
餓了么能夠在競爭中勝出,除了所謂堅持之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確也做出了一些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他們開發了后來被反復提及的面向商家的Napos系統。入駐餓了么的商家裝上Napos系統之后,就可以通過這套軟件管理訂單。
張旭豪說:“這是被競爭逼出來的模式。沒有錢補貼,所以希望用技術來解決問題。這個行業里有很多流程不高效,盡量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讓它更高效。”
這個新模式給外賣行業和餓了么都帶來一個全新未來。在康嘉眼里,這件事是張旭豪具備優秀商業直覺的力證。
2014年11月,美團殺入外賣市場一年,各個城市的數據與餓了么幾近拉平。尤其是美團開始攻擊餓了么起家的校園市場,讓張旭豪團隊感到恐慌。
瘋狂擴張是當時唯一的戰略。公司人數上可以看出變化:2013年年底時,餓了么還只有200名左右員工,在2014年和2015年,員工數量增長從1000到2000 再到超過10000、15000 人。
補貼大戰最厲害的時候,餓了么一天燒掉一千多萬元,張旭豪死命撐著,誰先說不打了,誰就敗了,撐也要撐到最后。他覺得補貼可能被妖魔化了,在早期開疆拓土階段,補貼是最有效的、教育市場最快的方式。
張旭豪的一句名言在業界也廣為流傳,“創業不是為了打仗”,“要么不打,要打就打死。”
截至2017年6月,餓了么已覆蓋全國2000個城市,加盟餐廳130萬家,用戶量達2.6億。2017年8月24日,餓了么正式宣布收購百度外賣。據艾媒咨詢2017第二季度的數據,餓了么和百度的市場份額加起來超過50%。
有媒體問張旭豪餓了么在即時性配送領域將處于什么位置,張旭豪毫沒猶豫,脫口而出:「老大」。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