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愛奇藝的上市長跑終于即將到達勝利的終點線。2月28日,愛奇藝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了招股書文件,擬募資15億美元,在納斯達克上市,代碼為IQ。愛奇藝創立于2010年,最初叫“奇藝”,2011年才更名為愛奇藝。在百度的支持下,愛奇藝在2013年與上海的視頻網站PPS合并,市場份額得到迅速提升。目前與騰訊視頻和阿里系的優酷,位列中國視頻行業前三強。
早在2017年9月,愛奇藝單獨赴美上市的風聲就已經傳出。彭博社當時援引匿名人士消息稱,百度即將開始和銀行及交易人員進行談判,希望愛奇藝估值達到100億美元(約合634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愛奇藝仍未擺脫巨虧局面。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愛奇藝凈虧損分別達到25.75億元、30.74億元、37.36億元,連年虧損之下,愛奇藝何以撐起百億美金的估值?
營收和成本擴大,凈虧損率放緩
在招股書中,愛奇藝只披露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財務數據,營業收入從2015年的53.18億元,翻番至2016年的112.37億元,2017年增速放緩,同比增長54.6%至173.78億元(26.71億美元)。
過去三年,愛奇藝的營收、成本和虧損數據
有分析認為,愛奇藝在眾多視頻網站中突圍,做對的一件事是最早試水付費會員模式。愛奇藝的營收主要由會員服務、在線廣告服務、內容發行和其他(直播、游戲和網絡文學)組成。前三項已經占據了愛奇藝九成的收入,最為顯著的是會員服務收入在愛奇藝總收入中的占比不斷上升。
2015年到2017年愛奇藝的分類收入比例
從2015年的9.7億元,愛奇藝的會員收入增長277.5%到2016年的37.62億元,2017年繼續增長了73.7%達到65.36億元,其對總營收的占比從2015年的19%攀升到了2017年的38%。
廣告服務是視頻網站的傳統收入模式,也一直是愛奇藝營收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占比從2015年的64%縮減至2017年的47%,為81.5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描述競爭對手時,除了騰訊視頻和優酷土豆,愛奇藝也將傳統的電視臺列入了競品范圍。
眾所周知的是,主流電視臺的廣告客戶,正逐漸青睞于視頻網站。
愛奇藝在2017年推出的自制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最后一期的60秒廣告價格達到了4500萬元,創下記錄。
但值得指出的是,“其他”部分的愛奇藝在2015年成立的愛奇藝文學、2016年推出的奇秀直播、以及愛奇藝游戲,收入尚未能形成規模。
除了視頻業務,愛奇藝也在進行泛娛樂擴展,涉足動漫、文學、游戲、商城、直播等業務,但從收入情況來看,效果并不明顯。
這一點愛奇藝和優酷和騰訊視頻相比,顯得弱勢了不少。優酷背靠的阿里巴巴大文娛集團,擁有阿里影業、阿里音樂、大麥網等業務,在整個大文娛集團的協同下,優酷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騰訊視頻背后還有網絡文學界的獨角獸閱文集團、騰訊游戲等盟軍。向AI轉向的百度,除了流量,在泛娛樂資源方面給予愛奇藝的支持并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與愛奇藝同時披露招股書的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站),靠著游戲業務,這兩年收入實現了指數級的增長,游戲收入占比達到總營收的八成,可見愛奇藝在泛娛樂拓展上還存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