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二三線城市愈演愈烈的“搶人大戰”中,南京再一次“加碼”。新京報記者從南京市委宣傳部獲悉,南京市推出旨在引進大學畢業生的“寧聚計劃”,在創業和就業上予以支持。其中,外地高校畢業生來寧面試,可報銷相關費用,標準為人均1000元。目前,南京是國內首個對應屆大學生開出“面試補貼”的城市。
青年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強大助力。近年來,二三線重點城市掀起的“搶人大戰”無不證實了這一點。僅從2017年開始的人才爭奪戰中,成都、南京、武漢、西安、長沙等就拋出了一系列重磅引才策略,對以本科生為主體的人才群體伸出了橄欖枝。包括求職提供7天免費住宿、發放住房補貼、提供人才公寓、低于市場價20%買到住房等等富有誠意和暖意的積極舉措,讓人看到城市轉型發展、引領發展、跨越發展的愿望和信心。
在南京市這次引才策略中,發放千元面試補貼的政策,可謂是簡單而直接。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期間的經濟開銷很大。尤其到異地找工作,不僅需要長途跋涉,更可能面臨舉目無親的情感恐慌。這時候,城市政策對青年學子多一些關心和愛護,自然更能讓人才感受到城市的包容和善意、溫暖和誠意,增強人才對城市的歸宿感與認可度。而一千塊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尤其南京將其設置為公交出行、繳納水電燃氣等現實需求上,更彰顯政策制定的務實一面。
事實上,南京之所以出臺這樣的政策,也有其現實無奈之處。作為科教重鎮,南京高等院校多,優質生源也不少。但與其他科教重鎮存在的問題類似,那就是本土培養的優質人才流失嚴重。以南京大學為例。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留蘇畢業生為2511人,不到50%。至于留寧學生,則為1820人。有鑒于此,南京自2016年7月起開始面向留寧大學生,推行租房補貼政策。
可以這樣說,大力搶人的背后,也部分折射了城市留人的困境。搶人主要集中在對外地優秀大學生的爭搶。按理說,本土人才因為情感慣性、交際圈子、生活習慣等原因,更青睞于留在求學的地方。這為城市留住這部分人才提供了天然便利。但現實狀況是,一些城市重視外來人才,而忽視了本地人才,這顯然是一種舍本逐末。而南京將2016年實施的留寧大學生政策時間再次延長,顯示了墻內人才和墻外人才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路。
城市競爭,更多地表現為人的競爭。青年人才既代表消費潛力,更代表創造潛力﹔既代表發展方向,更代表創新動能。城市搶人大戰,歸根結底,搶的還是競爭力。近些年,全國各地在留住人才、搶來人才上面,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如果搶來人才是外部推力,是引來活水的話,那么培養本土人才、留住本土人才、使用本土人才,讓本土人才也感受到城市求賢若渴的姿態,顯然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