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的推出,不僅僅是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落實,或者是三板市場的另一次擴容試驗,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為建立全國統一監管下的場外交易市場實現了積極的探索,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積累。
目前,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能夠獲得多個方面的益處。首先,融資渠道與金額更多。企業掛牌新三板后,既可獲取直接融資,又能通過信用評級、市場化定價進行股權抵押,獲取商業銀行貸款。具體來講,企業可以向投資人進行定向增資,比如2010年3月掛牌的中海陽,當年4月、11月分別進行了兩次定向增資,累計融資3.2億;也可以按照市場化定價,即新三板市場中的平均市盈率20倍左右進行抵押貸款,這樣獲得的貸款金額會遠高于企業其他股權融資方法。
其次,部分治理結構規范、盈利能力較強的新三板公司更容易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如凱英信業在2013年12月發行了1500萬私募債。
再次,2014年10月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15條意見,允許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滿12個月后到創業板發行上市,目前實現轉板的新三板公司包括久其軟件、北陸藥業、佳訊飛鴻等等,從而實現了IPO直接融資。
第四,掛牌前企業想收購上下游企業股權或資產,往往由于資金壓力而告吹;掛牌后,可以發行股票進行并購重組,幫助企業快速做大做強。目前,新三板有多家公司被主板公司并購實現間接上市。
第五,隨著掛牌公司股權估值顯著提升和投資者對公司的認可,公司透明度和規范度大大提高,商業銀行對公司的認知度和重視度都明顯提高,更容易以較低利率獲得商業銀行貸款。
第六,企業一般在掛牌前公司股權沒有流動性,沒有價格發現的平臺,只能以凈資產值估價;而掛牌后公司獲得了流動性溢價,公司以未來收益折現估值,估值水平較掛牌前會有明顯提升,更容易受到VC、PE機構的關注。
第七,依照新三板規則,公司一旦準備登陸新三板,就必須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先進行股權改革,明晰公司的股權結構和高層職責。同時,新三板對掛牌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比照上市公司進行設置,很好的促進了企業的規范管理和健康發展,增強了企業的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