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工業博覽會暨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簡稱“廈門工博會”或“臺交會”),是由中國商務部特別授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和廈門市對臺貿易促進中心主辦,每年4月在廈門舉行。
其前身是成功舉辦了18屆的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暨廈門對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1997年首屆臺交會開幕,它是大陸最早由兩岸共同主辦、唯一以擴大對臺出口為主和兼顧國內外市場的大型機械電子專業商品交易會。2015年組委會為呼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順應國家制造2025工業計劃、“互聯網+”等國家戰略,正式啟用“廈門工博會”。
本次發布會由廈門市會議展覽事務局副局長楊少菁擔任會議主持,出席的嘉賓有組委會秘書長兼廈門市會展局局長王瓊文、臺灣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以及海峽兩岸關系協會理事長李榮民。以下為新聞發布會部分摘要:
一、兩岸客商匯集鷺島,共譜工業發展新華章
為提升大會實效,組委會更加注重對兩岸實力專業商協會和境內外專業買家的邀請工作,并積極嘗試客商邀請新模式,努力創新招商手段,多渠道、多手段擴展專業招商,取得不錯成績。截止11日中午,已有臺灣三三會、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臺灣電電公會等十幾個境外工商團體和機構組團參會。同時,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巴西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眾多專業客商團組也積極報名參會。預計今年將有4萬多名境內外專業客商云集大會,共享兩岸經貿合作無限商機。
二、展覽匯聚高端要素,智能制造綻放精彩
本次大會展覽面積為85000平方米,設置4000個標準展位。設有機床設備、像塑工業、工模具、臺灣展區、激光設備等五個專業展區,同時舉辦“2017廈門廣告印刷展”、“廈門國際智能制造展”和“廈門國際工程機械展”。
此外,為通過展會平臺展示高校科技發明最新成果,專門搭建了校企合作和技術交易平臺,主要邀請兩岸知名高校參展,同時還在智能制造戰區設立了2000平方米的“未來館”,展出各高校在智能制造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及產品。
三、論壇引領智慧發展,兩岸合作再掀高潮
今年組委會將緊扣兩岸經貿和產業合作等熱點議題,策劃推出一系列論壇研討活動,主要有:舉辦2017海峽兩岸經貿論壇、機電產業主題論壇研討、2017海峽商業論壇等系列活動。
四、資本產業高效對接,助力企業開拓新機
本屆大會將會推出兩場針對性較強的項目對接活動。一是海峽兩岸投資貿易對接會,屆時將會有30家臺灣采購商、投資商和100多家大陸供應商、招商方進場對接,主要涉及機械電子、儀器儀表、汽車配件、電子商務等行業。二是兩岸機電產品發布對接會,為了給參展商提供更多的展示、宣傳平臺,本屆大會將針對工業機器人、機床設備、工程機械和光電等專業策劃推出專場新產品推廣會,將更好地滿足境內外展商和參會客商對引領市場風向的新產品的需求。三是舉辦系列對接活動,大會期間,主委會還將舉辦2017年兩岸光電產業科技成果對接會、2017廈門LED供應生態鏈對接會、福建省印刷協會年會、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招商投資說明會、工業智能—S600靜電粉末噴槍系統、瑞典瀚達耐磨產品推介會等系列活動。
五、發揮龍頭集聚效應,輻射帶動產業發展
本屆大會進一步發揮工業博覽盛會匯聚高端產業要素功能和廈門區域性龍頭城市作用,輻射帶動眾多周邊城市產業發展,助力國內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區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互贏的良好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