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獲悉,2016年1-12月,全省專利申請量50 。57萬件,發明專利申請量15 。56萬件,專利授權量25 。90萬件,發明專利授權量3 。86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為2.36萬件。到2016年底,有效發明專利量達到16.85萬件,保持全國第一。
廣東構建多層次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省政府與珠三角地市政府簽訂知識產權保護責任書,在全國首創知識產權保護責任管理方式,建立目標分解和責任倒查機制,明確各地落實建立重點產業和重點市場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等主要任務。在深入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方面,2016年,全省知識產權系統共受理專利糾紛案件4038件,結案3879件;查處假冒專利案件立案1230件,結案1230件,同比增長70%。探索建立“政府監管+平臺自律”相結合的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和長效機制,處理涉及電商領域專利糾紛600余件。
廣東正通過大力推進知識產權運用,給創新者帶來更多的市場運營收益。開展重點產業專利導航,探索根據專利鏈布局創新鏈新模式。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九大重點科技專項全球專利態勢分析預警,建成產業專利系列數據庫17個,形成系列專利分析及預警報告50份。2014年以來,廣東成為國家“以市場化方式促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四項試點全部開展的唯一省份。推進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建設,建設形成了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橫琴特色試點平臺、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國家及省級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等。
據悉,下一步,省知識產權局將重點在提供創新資源技術供給、強化激勵和保護創新制度供給、支撐廣東創新與全球創新對接等方面下功夫,為廣東發展創新型經濟提供更多的源頭活水、持續創新的動力和更高的互聯平臺,努力將廣東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