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手機業要重新崛起,3D手機或是一個突破口
南都:上一輪移動通信終端業大潮過后,能夠留下來的企業是因為什么?
李進良:我曾經做過中興、華為的顧問。這兩家公司現在是國內移動通信終端龍頭企業,組成了國內移動通信終端主要市場格局。這兩家公司,最開始是做交換機起步的。我去中興作報告,建議進入移動通信產業,中興看到了市場,興趣非常大,采納和接受了我的意見。華為隨后也開始加入移動通信終端產業行業。
華為和中興能夠起來,有一種團結拼搏精神讓我印象深刻。比如華為一進門有幅畫,上面畫著十個年輕人手握著手,這代表著團結的精神。還有就是華為每張桌子下都有一張床墊,工作累了就鋪開床墊躺下,睡醒了就接著干活。另外一個就是深圳市總體的研發和生產環境好。在深圳的賽格廣場,各種電子元器件都可以在里面配套。這樣一來,深圳的手機產業就起來了。
南都:廣州作為中國第一部手機的誕生地,且有那么多人才。為什么廣州就沒出現一個“華強北”呢?
李進良:這個很遺憾,有這樣一個好的起步卻沒有這樣的一個發展,有這么好的科研條件,卻被擱置沒有利用。當時我也有過建議,但是沒有被采納。
南都:為何沒有被采納,是考慮市場不成熟還是什么原因?
李進良:這就看有決策權的領導者有沒有前瞻性的智慧和敢為人先的魄力。
南都:現在移動通信終端市場格局已成,廣州還有機會么?
李進良:綜觀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走過百花齊放、萬家爭鳴的盛況??墒秋L云突變,制造業遭遇寒冬,行業大洗牌,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明顯放緩,導致手機行業整合加劇,130多家手機廠商掉隊出局,中小手機品牌慘淡退場,眾多老牌巨頭廠商疲態盡顯。預計未來90%的玩家將消失殆盡。當產品規格差異化無法實現跨越式突破時,對于缺乏創新和策略保守的廠商而言,迷失和沉睡在過去功勞簿的舊夢中,只能在沉默中滅亡。
去年智能手機的銷量已經呈現一個走下坡路的趨勢,華為、中興還是佼佼者,但是你看,酷派已經沒落了。所以要再走上這條路,必須要有創新。
南都:感覺這條王者返征之路還蠻艱辛的,或者可以放棄這一產業,在移動通信市場另辟他路?
李進良:也不一定要放棄,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很小的一個企業,他做虛擬現實,就是VR,Facebook覺得這個很有前景,20億美元就把這個班子收購了。還有就是前年谷歌做了一個VR叫Google Cardboard,有8840萬臺設備出貨。VR這些東西都有個基礎就是3D,現實世界是立體的,我們現在所呈現的方式一直以來都是平面的,如何逼真表達這個立體世界是關鍵。
我覺得現在我國所有的虛擬現實企業都沒有把這個3D搞好。看人家谷歌做了個紙盒子VR之后,2015年和2016年中國一下子冒出200多個跟風做V R的企業,現在70%都垮掉了。但并不是意味著V R沒有前途,還是有前途的。所以說廣州要想起來就必須要有創新,我覺得3D手機就是一個突破口,Oculus幾十個人走這條路,人家愿意拿20億美元去收購,所以并不意味著現在弱勢就不行,而是要有突出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