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4個月,新三板市場行情火爆,很多新三板基金扎堆成立。一時間,新三板基金便成為不少人茶余飯后的熱議話題。“未來十年是中國股權投資的最好時代”,在這種美好期待的憧憬下,無法直接參與一級市場的個人投資者,順勢跟風涌入,以期借新三板基金分得一杯羹,A君、B君、C君便是其中的一員。
A君當時買入的是一只成立于2015年4月的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產品,產品規模不到5000萬元,主要參與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定增項目?!斑@只產品的投資標的資質還不錯,2016年順利進入創新層,股價表現也一直高于定增價?!苯柚ツ甑仔氯宓囊徊ㄐ星椋摦a品提前結束,1年半的時間,給A君帶來12%的收益。
B君則沒有那么幸運,她買入的是一只基金專戶產品,產品期限為“2+1”,但兩年的時間過去后,產品凈值已跌到0.6元,由于標的資產短期內無法順利變現,公司選擇先將部分可分配現金按比例分配給持有人,目前B君已收到10%左右的本金。“公司現在的處理方案是分批退出,手上有多少錢就先退還持有人多少,公司還是希望能夠以不低于成本價的價格實現退出,不想單純為了退出讓客戶虧損太多?!?/p>
B君表示,因為基礎市場行情確實欠佳,持有人整體比較理性,“像新三板基金等有鎖定期,一般都會在合同里約定一個寬限期,比如2+1的期限模式。在正常情況下,兩年就可以退出,但如果因為市場環境等因素導致無法退出,便可以延長一年。因此,目前還是在約定的時間范圍內。
C君買的新三板產品將于明年到期,他表示,產品到期后,會考慮同意展期,“畢竟還在虧損,如果產品終止,就完全沒有機會了。”由于很多投資人還是愿意以時間換空間,寧愿等也不愿意兌現虧損,產品到期后清倉大甩賣的情況并不多見。
“在2015年,不管是機構管理人還是客戶,都選擇了在比較高的位置進入新三板市場。目前的困局很難解決,我們還是和客戶達成共識,盡量不要去贖回。管理人也不收管理費,繼續拿著往前走,看看市場會不會有變化,新三板政策是否會有變化?!?某券商資管新三板投資人表示。
對于可能IPO的投資標的,該人士表示,由于新三板的掛牌審核較為寬松,弄虛作假、業績變臉等問題也較多,原有的財務報表可能經不起IPO審核,如果以后一旦爆出巨額虧損,不管是基金管理人還是客戶,都有可能通過法律手段維權,盡管目前還沒看到這種情況,但后續可能會有因為虛假問題起訴會計師事務所或者輔導券商的情況。
此外,該人士表示,現在新三板新發產品比較少,也很少有投資者再去認購新三板基金。“目前我們也沒有新產品發行計劃,現在市場的策略已經發生改變,大家都在往前端的環節做,資金涌入過多,價格就上去了,利潤空間變得很小。”
“我們旗下現在有將近十只新三板基金,主要是當時參與一些公司定增進入的,這兩個月基本都在協調展期運作。據我了解,被迫展期是無奈之選。”浙江一位第三方銷售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參與的項目中,就有當年新三板明星企業的定增項目,兩年過后,這家企業的估值一落千丈,受金融機構不能在新三板融資的影響,這家企業也無法進入創新層。
“購買新三板基金的持有者都想著退出,但即便延期,大概率都是認賠出局。”一位持有人告訴記者。目前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新三板公司轉版或者被并購進入主板公司,但這些同樣需要按照大股東減持新規來管理。以目前的節奏,想要收回投資,時間非常長。
不過,在不少專業人士眼里,危中有機,在當前新三板正值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之際,正是靜心布局的好時機。
南山投資創始合伙人周運南表示,投資新三板是一個比投資主板要求更高的技術活,如果投資人不是新三板的合格投資者,又想投資新三板,認購新三板基金是一個較好的途徑,但選擇基金產品時要注意:一是選擇長期投資新三板的管理機構和基金經理名下的產品;二是選擇品牌和歷史經驗較好的管理機構和基金經理;三是投資者盡量要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內項目。
中閱資本總經理孫建波表示,認購新三板基金,核心是對團隊投資理念的選擇。但凡基于制度套利的思維,都很難獲得可靠的收益。
新鼎榮盛資本董事長、總經理張馳則表示,不同新三板產品差異性很大,投資者認購時更應該考慮歷史業績、團隊情況、投資策略、投資領域和項目等,進行綜合判斷,投資機構認購新三板基金產品更多看中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