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該指標反映的是一個商品從原材料到售出商品的增值部分,也是產品盈利能力的體現。表面上看,毛利潤率似乎是越高越好,但實際中一樣要將毛利潤率與行業進行橫向對比,才能權衡毛利潤率是否可信。
對于毛利潤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若該企業在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行業地位、營銷水平相比行業其他類比公司并無過人之處,其毛利潤率超高的原因可能包括:
收入和成本環節存在舞弊,虛增或提前確認收入,隱藏或延遲確認成本;
大客戶依賴性或者銷售地域性太強,可能存在利益輸送或該盈利水平在企業擴張后難以延續的風險;
以犧牲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代價換取的“紙面利潤”;
壓榨員工,壓縮人力成本取得的高毛利潤。
評價企業毛利潤率水平的含金量,一定要結合公司技術實力、客戶群體、經營活動現金流進行綜合考量。
對于那些毛利潤率低的企業,我們也不能一刀切的否定,畢竟在這個“現金為王”的大環境里,真金白銀才能讓企業續命,如果一家企業能夠通過向客戶讓利換取銷量和及時付款,向供應商讓利換取對供應商資金的占用,這也是一個非常務實的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