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還不到半年,A股公司并購新三板公司的案例數已達50余例,接近去年全年約60例的總量。案例頻出的背后,是新三板公司股東急切的套現、證券化意愿。
今年還不到半年,A股公司并購新三板公司的案例數已達50余例,接近去年全年約60例的總量。案例頻出的背后,是新三板公司股東急切的套現、證券化意愿。
按照當前的IPO發行節奏,今年大量涌現的新三板擬IPO企業想要成功登陸A股,恐怕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因此,目前來看,在IPO核發“變奏”下,被并購或是借殼上市的路徑相對更適合那些訴求強烈的新三板公司。
近日,新三板公司深裝總擬借殼ST云維的并購案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而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不到半年時間,A股公司并購新三板公司的案例數已達50余例,接近去年全年約60例的總量。
案例頻出的背后,是新三板公司股東急切的套現、證券化意愿。相比需要更多時間成本、更具不確定性的IPO之路,與A股公司聯姻是一條捷徑,也是近期稍顯清淡的并購市場中頗具人氣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