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最新消息 新三板股權質押兩年擴容50倍 背后暗藏危機
今年以來,新三板市場日均成交額僅為9.37億元。同時,掛牌企業數量和融資需求急速擴大,而定增融資遇冷。資金緊張的大股東們轉而尋求以股權質押方式進行融資。
今年以來,新三板共發生3194筆股權質押,創下歷史新高。
股權質押市場持續火熱的同時,風險提示不斷。全國股轉系統近日要求掛牌公司自查股權質押、凍結情況。企業股權質押補充披露公告近期扎堆發布,監管效果初步顯現。
質押規模兩年擴容50倍
根據數據,截至9月26日,今年新三板共發生3194筆股權質押(以公告日期計算),涉及1471家掛牌公司,約占掛牌公司總數的12.7%。按照最新股價計算,新三板市場約有1732億元股權遭到質押。考慮到持股不足5%的股東股權質押情況無需披露,因此這一數字應該更大。
近年來,新三板股權質押規模逐年攀升。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參與股權質押的公司占掛牌公司總數比例分別為7.44%、8.99%、12.81%。其中,2016年全年1302家掛牌公司進行了3185筆股權質押,質押市值約1336億元;在2015年,461家掛牌公司共進行1029筆股權質押,涉及股權市值約為427億元;而2014年全年僅有117家公司發生了235筆股權質押,質押市值只有26.2億元。短短兩年,新三板的股權質押規模擴容超過50倍。
有研究機構指出,股權質押一直是新三板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之一。相對于掛牌企業的規模增速,2015年以來新三板股權質押速度有增無減。結合目前定增降溫的情況,掛牌企業質押融資的欲望顯著增強。
從出質人情況看,數據顯示,在今年以來發生的3194筆股權質押中,有885筆的出質人持股占比超過50%。值得一提的是,此類股權質押時間大部分控制在1年以內。此前有報道稱,今年新三板近五成出質人為掛牌公司實際控制人。業內人士指出,大部分掛牌企業大股東參與股權質押,通常希望以短期質押獲得融資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一般而言質押股份占比不大、質押時間不長。
從質權人類型看,銀行一如既往擔當大梁,占比超過三分之一。跟隨其后的是擔保、融資、小額貸款等機構,非銀行機構成為新三板股權質押的重要對象。
從質押比例來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26日,新三板合計未解押股權質押總市值達1518.81億元,涉及新三板企業2674家。其中,未解押股本占總股本比例超過30%的企業311家,超過50%的104家,高于90%的3家,質押比例最高的武當旅游甚至100%質押公司股本。一般來說,股權質押比例過高的企業一旦股價大幅下跌,大股東首當其沖面臨丟失控股權的風險,須及時籌措資金或者追加保證金。
事實上,在新三板質押市場的火熱的背后,個股股價下跌屢見不鮮,多家掛牌企業的質押股份面臨平倉風險。在今年參與股權質押的掛牌企業中,股價已到預警線與平倉線區間的企業有84家,涉及市值44.21億元;股價跌破平倉線的184家,涉及市值112.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