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這還是一個2C的生意。高思教育的利潤增長點,來自于學校用了高思的教材后效果好,愿意重復付費。這個效果從何來?還是續費率。其他地區的教育機構不用高思的教材,續費率只有40%,用了高思的教育續費率能有70%,效率大大提升。
這個2B市場能夠有多大?你就去看看中國能有多少教育機構就知道了。
其實,2B的生意教育行業里一直都有的,劍橋少兒英語、美國最大的麥克勞希爾教育出版社的新概念少兒英語,都是典型。唯一的問題在于,外地的學校能否能做好這一套標準化的東西。
中國整個具有教學研發能力的公司屈指可數,新東方有、好未來有、高思教育有。新東方和好未來都是150億美金的市值,高思教育只有30億估值,還有非常大的空間。
教育行業的兩個機會
新東方與好未來已經發展到了目前這么大的體量,市場份額也僅占1%左右。為什么教育這么大的市場,發展這么多年,最后卻只跑出新東方和好未來兩家市值過千億的公司?原因有兩點。
第一,過去中國的教育市場一直是被管制的。在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之前,教育部門機構是注冊在民政部,而非工商局。
第二,全世界最大的公司沒有多少是教育公司,因為教育的增量是有限的。
比方說,一個單體的學校,今年招1000個學生,明年無法招到2000嗎?今年學費能收一萬塊,明年能夠兩萬塊嗎?也就是說,收入規模增長是不大的。要不漲學費,要不擴建學校。這也就是為什么,所有上市的教育公司都是連鎖的,開學校就需要選址、找老師、招生,流程相對較長。
擴學校規模,都必須要有投入的。新東方與好未來擴學校規模都是通過租房子來解決。但是幼兒園,國際學校等,都不能靠租房子解決。它們必須要有大的操場,自建教學樓,各種裝備好的硬件,投入非常高,最后變成了資產收益率并不會很高的生意。
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明確了以公司形式設立的教育培訓機構的法律地位。中國的培訓學校正在崛起,在新東方和好未來的帶領下,行業的集中度正在快速提高。這等于是在中國公立的培訓體系之外再建了一套學校系統。
如果國家教育部門承認民辦教育的教學資質,承認學生的畢業文憑,這就是中國人人都想進的私立學校,這是一個大機會。
另一個機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認為在線教育發展的幾點條件基本成熟:
第一是互聯網的硬件更加成熟。
原來的互聯網時代,網絡視頻都不流暢,大家并不習慣在網上上課,但到今天,大家從文字時代圖片時代到互聯網網絡時代,整個傳播的方式已經完全改變了,用戶已經覺得接受網絡視頻上已經無差異了。
第二是用戶習慣更成熟,新一代的孩子們他們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比老一代的要高非常多。
第三是網絡付費更成熟。曾經網絡付費得用很復雜的程序轉賬,但現在你只用掃一掃,很輕松就能完成。換句話說,硬件配備上齊全了,用戶心理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了。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賭下一個新東方?新三板教育行業第一融資案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