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告誡投資者遠離股市,最大一波股市拋售潮已然來臨。
據鳳凰網編譯自ZeroHedge網站的分析稱,2016年,在嬰兒潮第一年出生的人已經年滿70歲,這對投資者而言是比較麻煩的事。嬰兒潮(baby boom)這個詞的首次出現,主要是指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4664”現象:從1946年至1964年,這18年間嬰兒潮人口高達7800萬人.
在研究機構Mauldin Economics舉辦的戰略投資會議(Strategic Investment Conference)上,RealVision Television聯合創始人格蘭特-威廉姆斯(Grant Williams)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稱,數百萬人將因步入退休年齡而被動拋售股票,這一波拋售潮將對投資者的資產組合帶來影響。
嬰兒潮出生的投資者的資產組合中,股票配置的占比達到了70%。
“隨著嬰兒潮出生的人步入退休年齡,其退休人數將創史上退休規模之最。”
事實上,根據美國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統計顯示,在2016年,有150萬美國人退休,且在未來15年里,每年的規模都將是如此龐大。
威廉姆斯指出:“當嬰兒潮的人退休時,其資產組合中有70%為股票。”
威廉姆斯表示:“在經濟衰退時,不好的事情會出現,自1980年以來,經濟衰退期間股市的平均累計跌幅達到了37%。”
退休前的儲蓄資金只有13.6萬美元
盡管嬰兒潮人對股票資產的配置比例創出了歷史記錄,但威廉姆斯表示,真實的情況就是,嬰兒潮的人在退休時并沒有存下足夠的錢。
威廉姆斯補充稱:“根據貝萊德集團的測算,平均每個嬰兒潮的人到退時僅僅只有13.6萬美元的儲蓄。即便收益率維持在7%(事實上收益率更有可能僅為2%),每年的收益約為9000美元,這比理論退休收益低3.6萬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嬰兒潮只能被迫從別處尋求收益,從過去的經驗看,基本上只能來源于債券。
下圖所示,一旦當年齡達到65歲,資產組合的配置會出現30多歲以來最大的轉變,為了實現低風險,他們只有減持股票,增持債券。
然而,按照當前的收益率,債券無法為其提供理想的投資收益。
隨著投資者年齡變大,其持有的債券數量會上升,右圖顯示,隨著投資者年齡進入65-74歲區間,其持有的股票份額會下降。
即便嬰兒潮為了高收益而繼續堅守股票,但還有一個原因會讓他們拋售股票——因為他們沒有選擇。
每年被迫減持5%的股票配置
根據美國國稅局有關IRA和401(k)等文件的強制性要求,當步入70歲中期時,每年必須至少減持5%的股票。
威廉姆斯認為,這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在今年4月,嬰兒潮的人邁入上述年齡,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人們都還不了解這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市場將會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股票被拋售,這勢必會壓低股價。
考慮到未來15年里,有1500萬退休人員會減持股票,威廉姆斯對投資者做出了以下建議:“遠離股票,或許你會認為自己資金充實,但如果你的股票配置占比達到了70%,而這些股票突然貶值40%,那么你會變為窮光蛋。”
這會對美國經濟帶來何種影響?
威廉姆斯認為,退休危機對美國經濟而言意味著的大的人口趨勢,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