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精選層”推出尚無明確時間表的背景下,“雙百榜”正在成為市場版的“精選層”。
2016年11月,由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零壹沃土新三板研究院、新華網聯合發起主辦了新三板發展論壇,從9000多家新三板企業中精選出200家,發布首屆“新三板藍籌百強榜&創新百強榜”(簡稱“雙百榜”)。目的是在魚龍混雜的新三板市場中為投資者遴選優質標的。
時隔一年,雙百榜企業加速脫穎而出,上榜企業中有5家企業順利上市,另有13家企業排隊,34家企業進入券商輔導階段。大浪淘沙始見金,雖然是首次評選,但“雙百榜”已經堪稱“慧眼識珠”。
2017年,進入“萬家時代”的新三板市場對“再分層”的呼聲不絕于耳,在官方“精選層”推出尚無明確時間表的背景下,“雙百榜”正在成為市場版的“精選層”。據悉,2017第二屆“雙百榜”的評選即將在11月22日正式對外公布。零壹沃土新三板研究院院長吳少凡說:“‘雙百榜’要做‘百年榜單’,持續助力新三板市場發展。”
市場期待新三板“再分層”
全國股轉系統數據顯示,2016年12月,新三板正式進入“萬家時代”。截止2017年10月底,新三板掛牌企業已多達11619家。雖然企業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新三板市場卻稱不上繁榮。
一直以來,交易不活躍,流動性不足都是新三板市場的硬傷。除了投資門檻較高的原因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三板企業質地良莠不齊,投資者遴選優質標的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成本。以至于有投資機構負責人公開宣稱“90%的新三板企業都不值得投資”。
從去年6月開始,新三板正式將掛牌企業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本意是通過分層制度降低投資者的信息收集成本,進而希望改善新三板流動性。但創新層企業隊伍也日趨龐大,同樣是魚龍混雜,事實證明這個分層對調動投資者熱情的效果有限。
因此,市場期待更加完善的分層制度,真正遴選出更加優秀新三板企業。今年年初,有消息稱新三板比“創新層”對企業質地要求更高的“精選層”即將推出,但截止目前沒有下文。
“推出‘精選層’的說法被瘋傳,充分說明了民間對于新三板市場‘再分層’的渴望。”零壹沃土新三板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朱為繹認為。
“雙百榜”企業加速成長
順應投資者對優質投資標的的渴求,2016年11月,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零壹沃土新三板研究院、新華網聯合發起主辦了新三板發展論壇,并發布了首屆新三板“雙百榜”。
廣東省創投協會名譽會長、原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表示:“我們舉辦‘雙百榜’的初衷,就是希望在新三板分層并不清晰的情況下,從新三板的企業中‘優中選優’,為投資者降低挑選成本。”
時隔一年,“雙百榜”企業加速脫穎而出。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去年“雙百榜”的上榜企業中,已IPO與正在排隊和擬IPO的企業共有52家。其中包括萬馬科技、佩蒂股份在內的5家企業已順利上市,而過去一年時間,新三板中成功IPO的企業總數只有17家,“雙百榜”中的企業占比已接近1/3;另外,“雙百榜”中13家上榜企業正在排隊上市,另有34家公告接受券商IPO輔導。
一般認為,能否順利IPO是檢驗新三板企業資質的“試金石”。而首次評選就有近1/3的企業進入IPO階段,無疑已經說明了榜單的參考價值。來到“雙百榜”評選第二年,超過20家券商和投資機構爭先恐后參與,“這說明‘雙百榜’評選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市場的承認。”吳少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