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定增市場在去年以來暴露出不合理漏洞,今年2月定增收緊,監管層有意希望發展可轉債、優先股、配股等品種,鼓勵上市公司著重考慮此類融資工具。根據21世紀資本研究員通過統計與調研了解到,投行與上市公司逐漸發力可轉債與配股項目,預計下半年會出現高峰;而在審核渠道上看,定增項目審核發行緩慢;其他融資品種因綠色通道緣故,審核節奏加快。
投行布局替代方案
由于再融資品種結構的長期失衡,同時定增業務上存在監管套利現象,監管層在2月修訂非公開業務時已經明確態度,即對定增業務從嚴審核,但鼓勵可轉債、優先股、配股、增發等。
根據21世紀資本研究員調研時了解到,對于在審的定增企業,監管層鼓勵選擇“替代方案”?!拔覀儚谋O管層得到的信號是,如果企業著急融資,同時符合其他融資工具標準,就鼓勵轉換?!北本┮幻4?月8日表示。
據上述保代透露,目前監管層為鼓勵上市公司轉換發行品種,如果符合支持品種條件,或會按原受理時間安排參與審核排隊。但審核進度加快不代表標準降低,所以杜絕簡單“改頭換面”來滿足合規性要求。
同時21世紀資本研究員調研投行時發現,投行早在年初已對業務結構進行調整,并同時向上市公司客戶普及其他融資工具。
其中,可轉債是大多數投行首先關注到的領域?!案鶕Υ媪靠蛻舻氖崂?,我們覺得在可轉債方向上能找到業務機會,今年可轉債會是我們的著力點?!鄙虾R患掖笮腿掏缎腥耸?月7日表示。上海一家小型券商投行人士同日表示,公司對客戶可轉債的需求在長期跟蹤。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今年已有25家公司停止實施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同時擬公開發行可轉債。
據了解,可轉債由于發行門檻比較高,發展規模受到限制。以主板為例,要求上市公司最近3年要連續盈利;最近3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本次發行后累計公司債券余額不超過發行前一年末凈資產的40%,其中最后一個條件對大多數“凈資產小”的上市公司有影響。
前述上海小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訴21世紀資本研究員,隨著上市公司的擴容,以及上市公司凈資產規模迅速增加,最后一個條件對可轉債發行規模的影響愈來愈小。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有34家上市公司董事會發布可轉債預案,合計發行規模達到1254.2億元;另有48家預案已經通過股東大會,合計發行1086.79億元。也就是說,下半年將迎來可轉債的高峰。
除了可轉債,配股也逐漸成為上市公司重點的考慮對象。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有1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配股預案,計劃配股數量合計達51.21億股。配股品種對上市公司亦有盈利的要求,優勢在于定價靈活。但由于向老股東配股,配股募集資金額要達到融資額的70%以上才算成功,因此重要條件是大股東須認購。
另一品種——優先股,則相較上述兩個品種而言,并未受上市公司青睞。6月7日,華南一家券商人士解釋稱,與債券相比,優先股的優勢在于不需要償還本金;但劣勢是股利不可以稅前扣除。此外由于優先股需要付息,因此對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提出要求。根據統計,共有5家上市公司今年以來發布優先股預案,其中有4家為銀行。
定增渠道擁擠
無論在審的定增企業要重新轉換融資工具,抑或擬融資企業選擇品種,除了關注發行條件的利弊外,審核的速度、審核渠道是否順暢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根據21世紀資本研究員統計發現,定增批文發放渠道較為緩慢。
從“上游端”來看,根據證監會公開資料顯示,截至6月1日共有131家上市公司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已通過發審會,形成一個小型堰塞湖。
以5月以來已經獲得批文的17家上市公司樣本來看,從證監會“印發批文”到上市公司“獲取批文”的時間亦沒有規律性,短則數周,長則4個月不等。比如文投控股(600715.SH),證監會在1月21日核準批復,然而公司在5月23日才獲得批文;批文拿得最快的上市公司為金明精機(300281.SZ),在監管層印發批文的一周后即獲得。
而這17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事實上大部分早在2016年12月已經通過發審會。這意味著,從過會到獲取批文長達近半年。
反觀目前證監會支持的融資品種——可轉債、優先股、配股,則將享受綠色通道審核。
截至2017年6月8日,共有5只可轉債成功發行。根據21世紀資本研究員統計發現,這5只可轉債從“通過發審會”到上市公司獲得批文,時長在2-3個月期間。
但亦有意外,比如2016年12月通過發審會的國泰君安,在2017年6月1日才獲得批文,經歷了半年時長,募資規模70億。而寧波銀行在去年5月過會,計劃募資100億規模,至今尚未獲得批文。
而在審核節奏方面,截至目前,由于在2月再融資新政后開始申請的可轉債項目,尚未能從公開資料顯示出審核節奏進程。但根據前述上海小型券商人士透露,往年可轉債的審核速度在6-10個月。
對此,21世紀資本研究員對最近在6月過會的兩個可轉債項目進行調查,一家為新時達(002527.SZ)、另一家為林洋能源(601222.SH),兩家公司均在2016年11月發布預案,但分別在今年5月、4月完成反饋意見,隨后在6月通過發審會,審核時長恰好為6個月。
隨著近2000億規??赊D債項目陸續走上綠色通道,審核節奏或將加速。
配股方面,今年以來共有4家上市公司通過發審會,其中特變電工(600089.SH)與鴻特精密(300176.SZ)獲得配股批文。其中前者在過會后3個月獲得批文,后者則只經歷1個多月。
目前配股審批最快的一家上市公司為浪潮信息(000977.SZ),公司的配股預案在1月11日得到證監會的受理,隨后在5月1日完成反饋,公司在5月5日通過發審會,從受理到發審會經歷不到4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