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部分公司存在過度融資的傾向,有的公司脫離主業頻繁融資;有的公司編項目、炒概念,融資規模遠超實際需求。融資方式的多樣化帶來的不僅是資本市場亂象被糾正,一些具有還本壓力的融資方式對上市公司的行為具有約束作用。
定增規模縮水
“自從再融資新規和減持新規出來之后,定增這一塊的產品面臨很大的壓力,目前正在與投資者溝通,希望在犧牲不太大情況下,產品平穩退出。”一家知名私募機構相關人士表示,由于定增產品原有的套利模式被打破,退出時間被延長,他們基本放棄了這一塊業務。定增產品曾經是該私募機構的明星產品,其業績表現在業內靠前。
再融資新規實施后,此前上市公司的“任性”定增降溫,定增“依賴癥”有所緩解。招商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205家公司進行定增,實際募集資金總額為7324億元。其中,1月募集資金規模超過3000億元;2-6月平均募資規模僅為687億元,較去年同期幾乎減半。規模縮減的同時,定增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也在發生變化。由于再融資新規將退出的期限拉長,原本追求短期投機套利的資金不得不選擇退出定增市場。
許多公司面對新的市場環境,不得不終止定增計劃。例如,原本打算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77億元的拓維信息8月21日發布公告稱,鑒于近期再融資政策法規、資本市場環境、融資時機等因素發生了諸多變化,公司無法在批文有效期內完成非公開發行事項,公司決定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
融資渠道多元化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將目光轉向定增之外,融資渠道趨于多元化,如發行可轉債、資產證券化、設立產業基金、發行海外債券等。
清和泉資本表示,從數據來看,在定增的替代性融資渠道中,可轉債具有明顯的優勢。定增收縮擠出了部分市場需求。對于可轉債,上市公司發行的意愿和機構配置的意愿均較足。8月以來,共計81家上市公司發布可轉債預案,預計融資規模2400億元,去年同期不足70億元。可轉債的優勢在于對投資者數量無限制,對融資期限沒有限制,轉股價相對定增發行價更高,對上市公司業績的攤薄也是漸進式的。
除可轉債外,資產證券化、聯合設立產業基金、發行海外債券也是上市公司的備選方案。例如,暴風集團8月15日發布公告稱,為盤活公司優質資產,公司擬發起“東方財富證券—暴風影音VIP會員費信托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并融資,發行總規模不超過3億元,以未來五年的“VIP會員費收入”質押,并承諾以上述質押財產產生的現金收入作為信托貸款的主要還款來源。
鐵漢生態8月22日宣布,聯合聯道資管等共同發起設立PPP投資產業基金,規模為7.141億元,其中鐵漢生態認繳出資金額為2.14億元。基金成立后向鐵漢生態中標的PPP項目進行投資。
牧原股份8月23日發布公告稱,結合目前海外債券市場的情況和公司的資金需求狀況,公司擬在境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SPV),并擬以其為主體在中國境外發行不超過5億美元債券。
深圳一家私募人士表示,上述融資渠道都是監管趨嚴后上市公司再融資可選擇的方式,能很好地滿足上市公司目前的融資需求,各有優勢,但短期內很難代替定增成為再融資的主要渠道。
有助市場均衡發展
近年來,上市公司再融資一度激增,去年的規模高達1.3萬億元,其中定增占比達93%,幾乎成為再融資的代名詞。一些上市公司和機構利用再融資政策進行監管套利,一些戰略投資者名不副實,一些上市公司大搞“忽悠式”重組充斥市場。
前述深圳私募人士表示,多元化的融資模式能遏制過度融資傾向。這些方式的融資規模不像定增那樣大,能較好地穩定公司估值,上市公司也會合理地利用這些資金去做合適的項目,可用資金有限才能激發公司“認真花錢”的動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有助于市場均衡發展,使市場更加規范。
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還有助于解決中小創公司融資難的問題,給了他們更多成長機會。
“再融資新規實施以來,定增市場回歸理性,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頻繁融資、惡意炒作的不規范行為。優質上市公司積極拓寬可轉債融資渠道,具有示范效應。”清和泉資本表示,再融資新規的實質是促進資金有效配置,避免資金脫實向虛,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同時,定增市場降溫后,一級半市場預期收益率明顯降低,剩下的更多是優質中長期投資者,對于改善投資者結構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