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份營收成長性分析
根據2017半年報業績公布的情況來看,地區營收增速最快的五個省份(直轄市)分別是山西、福建、上海、海南和甘肅,在這5個省份中除了上海、福建、海南是沿海省份外,山西和甘肅屬于內陸省份。但恰恰是這兩個內地省份卻闖進了半年報業績增速的前5名。
山西的新三板企業在2017上半年共實現營收73.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9.45億元,上升幅度為66.77%。
導致本期營收高速增長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營收基數低,數據顯示,山西新三板企業的總營收在全國范圍內排名僅為第20位,相比于北上廣地區動輒過千億的營收來說,山西的73.57億元只是一個零頭;其二,個別企業貢獻突出,例如山西本期增加的29.45億元營收中,有24.72億元來自一家名為大運汽車(870012.OC)的新三板企業,單個企業對省份營收貢獻度達到了83.94%。大運汽車是2016年12月9日正式掛牌。
其實上述兩個帶動營收增長的主要因素,并不僅僅是個別現象,而是廣泛的存在于大多數省份的。
所以為了區分不同的增長類型,將各個省份本期的增長模式歸納成了三個類別,分別是“低基數高增長型”、“單獨企業高貢獻型”、“平衡發展型”。
(1)低基數高增長型:基數較低,容易獲得后發優勢,擠入增長排行的前列,其依靠低基數高增長的主要省份如下:
(2)單獨企業高貢獻型
(3)平衡發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