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face CEO黃碩向記者描述了一種狀態,將保險尤其是財險領域的車險和農險的承保、查勘、理賠環節在邏輯流程上進行線上自動化,利用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技術將承保、出險、理賠的后續流程實現自動化,相當于在保險公司的審核流程中加入一個前端或平行的審核環節,可以解決農險、車險方面騙保案例較多、人力成本高的問題。
用圖像識別解決農險自助查勘定損
針對農險騙保,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
黃碩介紹了一種將人工智能應用在農險領域以解決騙保的方案,例如他們正在做的奶牛核賠方案,簡單而言,就是投保時將奶牛圖像通過手機客戶端上傳,待發生出險狀況時,將理賠點的奶牛和奶牛軀干圖像進行校驗,通過計算中心的承保照片和理賠照片進行相似度識別,從而在管理端輸出識別結果、確定是否為標的奶牛,進而賠償或拒賠。
“技術上來說,奶牛的花紋、黃牛的犄角,是類似人體指紋一樣的有效身份驗證方式,所以從技術上可用這種方法去解決查勘、核保以及出險騙保的情形。”黃碩提到,針對單體價值比較高的大型動物進行的個體識別,例如牛、鹿、羊、豬等,首先是通過教會計算機進行動物識別,如出現了出險行為,可通過識別動物的面部進行比對從而確定是否為標的動物。這類投保時對圖像的要求也簡單,標的動物的正面照、背面照、側面照均進行上傳,理賠時獲取死亡奶牛側面照即可。
“以前在確定動物身份時有例如打耳標、進行芯片植入等方式確認動物身份,但也存在例如非保險標的冒充保險標的的道德風險、謊報標的重量和植入異物到動物體的爭議。而被保險的多分布在偏遠鄉村,查勘定損成本高;基層查勘定損協辦人員短缺,無法保證及時定損理賠等問題,通過人工智能這種方式可以進行單體動物差量的保險、可以進行自助查勘,可以在農險領域進行投保方式創新。”
黃碩提到,這同樣可以用于承保生豬的自助查勘定損,由農戶自助上傳標的照片,包括死亡豬臉正面照片、對應承保豬正面照片、側面照片;通過計算機進行標的身份識別,根據死亡豬臉正面照與承保豬正面照判斷該豬是否承保;可以根據參照物計算豬身面積,根據豬身面積預測體重理賠。“賠付是按重量計算,通過圖像看重量,誤差在6%的左右。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協助查勘人員高效完成定損工作,也可以減少通過個體騙保和虛報重量方面的騙保,可以通過計算機識別照片解決掉。”(原標題:人工智能圖像技術:有助于保險查勘及騙保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