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記者走訪深圳多家銀行發現,消費貸在市場上已經存留不多,但炒樓資金換個“馬甲”、換個渠道仍可大搖大擺進樓市。
“現在向銀行申請房貸,一般都會查客戶是否有未償還的消費貸。要先還清此前的信用貸款才可能審批按揭房貸。”在政府嚴查消費貸流入樓市的當下,深圳一家地產中介人士告訴記者,當前用銀行貸款“墊資”做首付越來越難了。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用消費貸買樓也不是沒有別的方法。“不用自己的名字貸款、不要在做房貸按揭的銀行貸款,銀行也查不出來。而且現在那么多小貸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哪里都可以貸到款,何必局限在銀行呢?”這位中介話鋒一轉后表示,想買房總是有辦法的,只不過利息高一點而已。
無獨有偶,深圳一位劉女士最近剛剛拿到某銀行100萬元的消費貸款,她與銀行簽訂的貸款協議中明確有不可以用作炒股、購房等投資類行為的約定,但她告訴記者,這筆貸款自己其實是用來投資的,她自有辦法規避銀行的審核調查。
消費貸款違規進入樓市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樓盤)、江蘇、深圳、廣州(樓盤)等四地先后發文,嚴查消費貸等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但正如上述現象揭示的,一系列的防范政策并不能阻擋執著的“投資客”為樓市“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