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企業或個體戶用經營貸款買房以滿足經營需求無可厚非,但是銀行對企業資質的審核僅為注冊滿兩年即可,無疑為炒房客提供了“鉆空子”的可能性。
中介稱“有各種資源”
不論是此前的“墊資”亂象,還是當前消費貸流入樓市,手握房產信息與資源的房產中介無疑是樓市推波助瀾者之一。“有商品房房產證做抵押,差一些首付款不是問題。”深圳一家房產中介銷售人員表示,其有一些銀行的特殊渠道可以取得消費貸款,年化利率最低是12%。
“不過,外面有那么多小貸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也沒有必要非得從銀行借款,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利息高一點。”該中介表示,當前樓市成交量低是因為限購、限售,并不是沒有需求,投資者的心理仍然是買樓不會虧。深圳二套房首付比例為七成,購買100平方米的房產,總額超過500萬元,按照七成比例首付至少為350萬元,所以首付就需要貸款的情況并不是個別。
上述人士認為,之所以市場上把過度集中在某個領域的資金稱為“熱錢”,是因為它追求高回報。消費貸之所以會流向樓市也正是在于其回報率高。監管層禁止消費貸入樓市,固然可以在短期內起到打壓目的,但很難保證資金不會穿個新“馬甲”、換個新通道給樓市“補血”。
以上就是關于炒樓資金換“馬甲” 深圳多數銀行陸續停發消費貸 的相關資訊,了解更多房產行情及動態,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銀行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