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北京樓市也很是慘淡。
據多家房地產研究機構的最新數據表明,截至12月中旬,北京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依舊低迷。
從統計數據看,北京二手房市場價格整體回調10%以上,超過8成二手房房源出現降價。
以往被視為剛需的學區房也出現一定程度的跌幅,三環內一些學區房價格甚至下跌20%以上。日前有媒體報道,北三環甚至出現單價6萬每平的學區房。
從成交量看,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截至12月24日,北京新建商品房合計簽約量僅26253套,預計全年在2.65萬套左右,創下北京樓市自統計網簽數據以來的歷史最低值,且同比下調45%。
同時,北京周邊地區跌幅也是明顯,安居客數據顯示,燕郊11月二手房均價為23733 元/m2,環比10月大跌 4.00%,創今年以來最大跌幅,連續7個月暴跌。燕郊11月新房均價為25100元/m2,大跌將近1萬元每平方米,環比10月大跌28.29%。
而從年內看,據鏈家地產數據,燕郊二手房成交均價從3月份以來,除了9月份有所抬頭外,其余月份基本維持持續下跌的走勢。
3.房企密集拋售資產
除了購房者的購房意愿較弱,成交慘淡之外,目前眾多房企也是在積極拋售資產標的。
據有關媒體報道來看,僅僅11月一個月,華僑城陸續出售了位于深圳、重慶、北京的三處房地產項目,作價合計近80億元。
包括5.04億元整體出售深圳南山的11棟別墅、13.95億元掛牌轉讓重慶公司51%股權、56.8億元轉讓北京豐臺地王項目51%股權,其中重慶華僑城置地項目包括兩幅地塊。
另外,據克而瑞房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在11月份,還有11家房企涉及出售資產,出售項目共計15個,資產總金額達560億元。其中,央企或國企有9家,包括招商蛇口、中航、中鐵和中海等,另有民營企業1家,港資企業1家。從金額上看,僅長實地產出售香港中環中心75%權益的金額就達40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36.86億元),占比高達六成。
克而瑞房地產研究中心分析師對此表示,隨著房地產領域宏觀調控的不斷深入,市場成交持續降溫,房企回款難度加大。加之融資政策一直從緊,使得房企的資金來源受到影響,房企減負減壓需求大增,大部分主流房地產企業開始主動降低負債率,股權融資需求明顯增加。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